青砧鱼习在考察汉中博物馆时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生命力、影响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历史脉络传承有序,文物资源得天独厚。在20.56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分布着近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774万余件可移动文物。这些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承载中华灿烂文明、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特殊的历史地位,赋予陕西文物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
陕西文物得天独厚,具有无与伦比的至高性。陕西历史上长期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西周青铜器、秦汉兵马俑、唐代金银玉器、栈道摩崖石刻、佛教造像等精工名作绚丽多姿、异彩纷呈,代表了当时最高制作水平,既反映了周秦汉唐等王朝繁荣宏阔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向世界开放的文化自信。
陕西文物星罗棋布,具有独具一格的丰富性。陕西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陕西历史文化的辉煌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精华的浓缩。遍布全省的23453处古遗址是人类发展历史不可湮灭的文明印记,座落在全省的14367处古墓葬是中华文化不可割断的文明根脉,矗立在全省的6702处古建筑是中华文明不可颓堕的文明标识,散布在全省的1068处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是不可剥蚀的文明宝库,点缀在全省的九个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分布在全省的321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特别是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鲜明印记,建设在全省的351座博物馆是保存、研究、传承、展示中国发展脉络的文化窗口。
陕西文物时代序列性强,具有独一无二的完整性。蓝田猿人、半坡遗址留下了史前文明的印记,伏羲女娲、炎黄传说种下了华夏民族的根脉,周公作礼奠定了中华民族礼乐制度的核心思想,大秦帝国成就了中华民族政治制度的主体骨架,大汉雄风使汉族汉字、汉语汉服、儒家学说等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基本定型,大唐盛世书写了中华文化的巅峰之作。陕西历史气脉一以贯之,奠定了中化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宏伟基业,勾勒出中华文明演变脉络的基本框架,凝结成中国历史文化最精彩的篇章。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标志性名片,在赓续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两个结合”的内在要求。中华古代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沃土。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陕西长城、黄河故事蕴含的和平安定、各民族大交融大结合的史实,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共同信念;以古代都城、帝王陵墓为代表的18处55个国家大遗址,凸显了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优良传统和“天下一家”的开放胸襟。做好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研究、展示工作,有助于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高尚精神追求、优秀道德传统、科学思想智慧,更加有力有效地推进“两个结合”。
赓续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陕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第一,351座备案博物馆、66家社区博物馆和25个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对外开放,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等文化地标建成使用,25项展览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彩陶中华”“玉韫九州”等早期中国系列展览广受好评。可以说,随着重要文化标志项目的加快建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深入,文物数字化项目的有序实施,文化遗产赓续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彰显,成效会越来越显著。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优势平台。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是对外展示陕西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渠道,也是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为世界文明作出陕西贡献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陕西积极参与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佛塔、尼泊尔王宫等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助力“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等跨国文化遗产项目建设,先后与30多个国家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77项合作协议、备忘录,联合考古工作覆盖中亚全境;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外展精品走进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中亚峰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大会顺利召开,这些必将为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明互鉴共进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科学指引下,陕西大力拓展文物工作格局,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压实文物保护责任,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开放全国首个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石峁遗址入选2011—2020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半坡遗址等11项考古成果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太平遗址为夏文化研究提供了考古实证,汉霸陵等13个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完成陕西石窟寺、秦岭地区、黄河沿线文化遗产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省革命文物名录,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长92%和40%。国家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和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落户陕西,连续11年开展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追缴文物超过3万件。新增两个国家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列入“两链”融合重点科技专项,“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遗址保护利用成效明显。黄帝陵环境整治和古建修缮工程深入实施,兵马俑馆区环境提升、秦陵城垣保护展示和馆陵道路连接项目顺利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全面启动,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汉阳陵、唐大明宫等七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第一,大遗址保护利用“四个结合”“五种模式”得到中央肯定。
文物展览影响力持续提升。全省新增博物馆137座,年均举办700余个精品展览和千余场文物宣传教育活动,11项展览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先后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百余个主题鲜明的文物出入境展览,以秦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外展精品工程成为国家外事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习强调,“让更多文物和文化资源活起来”“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奋斗目标和方法路径。我们将认真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统筹推进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深入阐释中华文化价值,切实传承好中华文脉。
加强重要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健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加快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和石峁、统万城、乾陵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黄帝陵环境整治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推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改造提升,精心打造汉长安城中华文明重要标识地,全面建成延安革命文物国家保护利用示范区,用好历史文化线路和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充分释放文旅融合集群效应。提升文物资源管理水平,推进《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修订和陕西长城、帝陵等重要文物保护条例立法,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持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田野文物巡查、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力确保文物安全。
提升考古和文物保护创新能力。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工作顶层设计,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研发机制,用好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平台,以西安城墙预防性保护监测、石窟寺病害勘察、大遗址加固防治、博物馆安防消防等文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保护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等全业务链条式文物科技创新体系。对标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目标,组织实施文物考古跨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深入开展石峁、太平遗址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周原、秦东陵、汉阳陵、汉长安城等“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研究”国家课题研究,助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
优化文博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四级博物馆体系布局,支持西安博物馆城、宝鸡博物馆城、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卓越博物馆发展、中小博物馆提升、类博物馆培育“四个计划”,搭建文物“+教育”“+旅游”“+创意”等跨界合作平台,构建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示范性强的社区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群,提升基层文物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社会教育作用,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第16届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中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峰会为契机,加强文明史研究阐释和考古成果转化利用,发挥博物馆教育普及、传承弘扬功能,让光辉灿烂的汉唐文明、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绽放更为璀璨的时代光芒。
扩大陕西文物国际影响力传播力。依托“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拓展与中亚国家在古代文明研究、古迹修复、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内容;推进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寺等文物修复项目,与法国合作开展巴黎圣母院、兵马俑保护、公输堂和茂陵修复研究,为国际文物保护贡献陕西智慧。加强中外文明比较研究与中华文化国际推广传播,加快石峁遗址申遗进程,推出一批陕西特色、中国表达、国际影响的文物外展精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加强国内交流合作,举办赴港澳台《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实施好台湾师生“中华历史文化研习营”活动,落实援藏考古和文物保护重点任务,增进两岸三地和边疆人民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