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音乐游戏家居汽车公益旅游体育文化美食
相关文章
 关于杭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
 2024国考面试模拟题:文化自…
 朴正昊韩式炸鸡:不仅仅是食…
 谁能想到有一天会爱上「中老…
 奇妙炸炸屋让你感受到炸货的…
 百度音乐手机版可以设置完全…
 腾讯音乐旗下酷狗音乐携手西…
 PC端音乐播放器高颜值!不仅…
 赌客十赌十输平台稳赚不赔 揭…
 今年万圣节扮什么?大数据帮…
 牛市新格局BTC 24小时合约交…
 北交所上市公司纳科诺尔新增…
 两年来首次更新iPad产品AI加…
 郑州大学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
 公益助农志愿者助力果农增收…
 微信小游戏发布公益计划 将在…
 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荷…
 村美、家美、心里美!定吉格…
 乡村之美|浙江乡村20年坚持…
 盖房设计不用愁!遂宁发布多…
 “泉”在济南过暑假|“神兽…
 广西西南10家景区向全国学生…
 西城区推出5条中小学生研学线…
 北京万科东庐售楼处电话→官…
 顶上娱乐主页 全运体育网
 要求梅西为恩佐道歉?阿根廷…
 “文化”的价值旨归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春夏儿童营养餐食谱
 科学的“高考食谱”来了!这…
 中小学营养餐:“冷餐”变“…
 千千静听嵌入的歌词是什么
 听说全世界中年男人都喜欢这…
 听歌免费的软件排行榜前十名
 2d格斗游戏大全 2d横版动作单…
 最像动画片的格斗游戏《龙珠…
 2023格斗游戏大全单机版哪个…
 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品牌是什么…
 苏联电子技术世界领先为什么…
 余承东称华为最早提出汽车主…
 心怀热爱向善出发重温山东福…
 “彩虹课堂”儿童暑期公益托…
 开班啦!浏阳市关口街道暑期…
 三套原木日式风格装修图大PK…
 北京华贸城81平两居装修 日式…
 工薪族装修必看 6套异域风情…
 暑期旅游预定量激增 超长暑假…
 沿着大运河 绘制城市文艺地图…
 毕业季叠加避暑季吉林20万张…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速递网 >> 文化 >> 正文
高级搜索
关于杭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19 12:43:41 | 【字体:

  吕加平事件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杭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重风险挑战,全市上下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和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在杭州的具体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GDP平稳增长。全市生产总值18109亿元,增长8.5%,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城市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99万元。

  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2亿元,增长2%。规上工业增加值4100亿元,增长10.6%。服务业增加值12287亿元,增长8.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优势产业持续发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增长11.5%;文化产业增加值2586亿元,增长8.7%。

  三大需求量稳质优。有效投资进展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投资增长28.4%,项目民间投资增长26.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7%;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998.2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9.07%。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4亿元,增长11.4%;网络零售额9951.5亿元,增长10.7%。外贸外资成绩亮眼,货物出口总额4647亿元,增长25.9%,高于全国4.7、全省6.2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升至2.14%;实际利用外资81.7亿美元,增长13.5%,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增长64.4%。

  三大收入稳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7亿元,增长14%,其中税收收入223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3.6%。企业效益持续改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3.5%,企业亏损面降低0.3个百分点。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09元,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00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92元,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5。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3%。

  顶层设计基本成型。出台《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配套出台了构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市域一体规划建设体系、构建市域高效联通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全域统筹保障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专项计划。

  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推动成立市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制定推进共同富裕重点任务清单、突破性抓手清单、重大改革诉求清单、试点清单等四张清单,搭建工作例会、清单化推进、试点赛马、大成集智等系统化推进机制。

  重点领域稳步破题。加快破解收入、城乡、地区差距,谋划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方案,出台《杭州高质量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萧山区、富阳区、淳安县入选浙江省首批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科技创新根基更加扎实。擦亮创新活力之城名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杭州全球排名由2019年的第30位跃升至第21位。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活力显现,全年2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61%。杭州市、滨江区、原余杭区获得浙江省首批“科技创新鼎”。超高灵敏量子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科学装置纳入国家规划。深化“揭榜挂帅”改革,累计征集自主发榜项目1346个,攻克重大攻关难题235个。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开展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和“雏鹰计划”。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00家,有效数突破1万家,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新增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199家,占全省总量的27.48%。新认定“雏鹰计划”企业846家。鼓励企业联动创新,组建市级企业创新联合体52家。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完善。全年新增市级孵化器48家,累计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45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91家。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122520件,同比增长13.5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62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3.4件,为全省平均的2.78倍。放大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效应,新增与24支子基金签约合作,实现参股子基金新增对外投资321家企业。高水平举办全国双创周浙江分会场活动。

  产业平台不断优化。全市开发区(园区)整合为17个,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开发区(园区)规划总面积增加29%。推动平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钱塘新区成功入选首批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杭州医药港小镇、西湖蚂蚁小镇、滨江互联网小镇、余杭人工智能小镇、临安云制造小镇等5个小镇通过省政府验收命名,全市累计16个省级命名小镇,继续领跑全省。

  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100%全覆盖,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创建平台15个,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生物医药、智能计算、网络通信等入选浙江省标志性产业链。着力提升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新增上榜独角兽企业7家,新增中国质量奖提名奖7个。

  市场主体活力升级。全年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7.72万户,居全省城市第2位,其中新设企业13.57万户,居全省城市第1位。全年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52.89万户,占全省总量的17.6%,其中企业81.18万户,占全省总量的25.9%,均居全省首位。全年新增上市企业52家,居全国城市第3位、省会城市第1位,A股上市公司数量迈入“200+时代”。

  人才要素加快集聚。打造“杭州人才码”掌上服务综合体,上线万人,同比增长10.67%。新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73人、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89人,国家“万人计划”8人、省“万人计划”36人,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3个。新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2.26万人。

  数字化改革全面拉开。“数智杭州”建设走在前列,上线个市级重大多跨场景,“民呼我为”“亚运智汇”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清单;“数智减负”被吸纳入省“浙里最多报一次”应用。杭州连续两年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对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排名第2位。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杭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成绩名列前茅,所有指标均为全国标杆,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与南京市、福州市实现商事登记领域47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与宁波市实现229个事项综合自助终端异地通办。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提速至最多80天,简易低风险小型项目提速至最多15天。圆满举办中国质量(杭州)大会。

  开放型经济打开新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更加深入,泰中罗勇工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70家,恒逸文莱一期项目实现营业收入55亿美元。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建设成效亮眼,“全球中心仓”“知识产权集成服务改革”等6大项目入选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推进“四港联动”,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17.88万吨,同比增长54%,杭州机场首条第五航权国际货运航线顺利开通。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1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

  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顺利。场馆建设加快推进,首批49个竞赛场馆已全部竣工验收。45个亚洲国家(地区)报名参赛,项目涵盖亚运会所有61个分项比赛。成功召开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团长大会、第一次世界媒体大会、第一次世界转播商大会。办好第四届“杭州国际日”和第八届“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举办“在杭外籍人士走进美丽乡村”活动。

  城市发展空间更加优化。完成局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初步展现。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网络骨架基本建成。湖杭铁路(含杭州西站)、沪杭甬高速市区段改建工程、杭绍甬高速(杭州段)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建成彩虹快速路西延、运溪高架路等城市快速路75公里,累计通车总里程达330公里,打通“断头路”24条、26.4公里。开通地铁6号线号线公里。

  乡村振兴战略有力落实。加快农村新业态发展,全年农村电商销售额达186亿元,同比增长12.7%,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8426万人次、经营收入83.26亿元。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跃升,全市19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0.39亿元,总经营性收入38.99亿元。纵深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打造美丽乡村风景带10条、启动美丽乡村特色村30个,推出乡村精品线条。数字技术与农产品生产融合发展,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区10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7个,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40个。

  区域合作、对口帮扶成果明显。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步伐加快,与上海、苏州、合肥等区域中心城市交流加强,出台《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杭州行动方案》,实施“双城记”首批9项惠民利企事项,进一步提升杭甬两地群众获得感。成立杭州都市圈数字协作联盟。“三对口一协作”持续深化。与四川省广元市、甘孜州开展对口帮扶,帮助两地实现就业7649人,推动农业产品销售15.2亿元。深化与长春市对口合作,共推产业园“南北共建”、农产品“北产南销”、数字化“南北赋能”。对口支援新疆31个项目、青海14个项目。升级创新山海协作,新增温州泰顺县作为对口协作地区。

  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2.79万人。规上企业人员平稳增长,规上服务业从业人员103万人,增长2.7%,规上工业从业人员103万人,增长0.1%。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至2280元,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提高至22元。桐庐、淳安、建德三个县(市)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至2070元,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提高至20元。

  民生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93亿元,增长15.6%。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以上。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0.7万人,增长5.8%;医疗保险参保1126.9万人,增长4.5%。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475张,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201户。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实现市域同标。

  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公租房开工36.89万平方米,分配公租房实物配租房源6006套,新增货币补贴保障家庭5.43万户。公租房收入准入标准由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6068元放宽至低于68666元。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开工74.74万平方米。

  “美好教育”扎实推进。全市新建完成10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9.67万个。深化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全年新增融合型、共建型义务教育城乡教共体结对学校(校区)175家,学前段、高中段优质教育覆盖率分别达到92.11%、90.59%。“双减”新政全面落地见效,中考中招改革平稳实施,义务教育“民办热”有效破解。

  卫生健康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9个。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社区成长驿站163家、托位2398个。推进健康杭州建设,举办2021年长三角水上运动节、“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高塔竞速赛等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900余场。杭州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1金1银,在东京残奥会上取得3金5银3铜的优秀成绩。

  文化产业事业繁荣发展。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市本级全年配送文艺演出250场,新建杭州书房47家。“文创西进”步伐加快,建德心安文化小镇、桐庐书香同城、淳安文创客厅等重点文化项目有力推进。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宋韵文旅体验点15个。上线“杭州欢迎你”城市通,在全国率先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码畅游。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位列2021年国内主要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指数第一。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修订《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4人被评为第七届浙江省道德模范,良渚博物院成功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列入中宣部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等3家基地被命名为第十二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慢一点礼让斑马线,快一点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金名片,升级打造“志愿浙江·杭州文明帮帮码”2.0版本数智系统。

  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推进。全面启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临安区入围全省第一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公布市首批12个低碳试点乡镇(街道、园区)名单,余杭区入选全省首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初步构建多层级低碳试点体系。抓实抓好能源“双控”,严控高耗能项目上马,组织全市511家高能耗行业企业执行错峰生产和用能预算化管理,实施精准管控。启动有序用电机制,累计压降电量约7亿千瓦时。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年市区PM2.5平均浓度2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国控断面、省控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达100%,千岛湖、西湖等重要水体水质稳中向好。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2.8万吨/日,完成污水厂清洁排放提标改造18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完成3个土壤污染地块修复共278亩。全市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处理能力累计达540万吨/年。余杭区、临平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同时,也要看到杭州社会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面临原材料涨价、用工紧张、资金流物流不畅等多重压力,部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二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还需提档,相对投资拉动和出口带动,消费和部分服务业恢复偏慢,科技创新驱动仍显不足;三是民生领域还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供给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仍有差距;四是城市国际化推进有待提速,相比世界一流城市,杭州产业结构、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文化交融等国际化水平仍显不足;五是城市治理精细化任重道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还须进一步加强。

  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举办杭州亚运会,也是深化推进“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发展面临挑战,但机遇也前所未有。从全球看,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各国疫情演变和经济复苏不同步,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加大,国际经贸和金融秩序更显脆弱。从全国看,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我国在市场规模、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等方面有优势,宏观政策工具有空间,稳住经济有基础有条件。从全省看,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有新机遇新动能。从杭州看,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效应逐渐释放,优化营商环境带动改革持续深化,举办亚运会提升杭州城市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杭州要主动作为,上下努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城市范例取得明显进展,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以杭州的“稳”和“进”,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结合当前内外环境,考虑衔接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计划目标、市“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建议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3.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对杭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对标“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要求,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出坚实步伐,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开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1.举全市之力落实筹办亚运。围绕确保办一届成功、精彩、经典的亚运会,高标准完成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亚运会比赛和训练场馆5月底全部具备赛事使用条件。完善赛会服务保障。科学制定住宿、餐饮、交通、物流等保障方案,高质量做好媒体运行和广播电视转播工作,精准落实人员抵离和接待服务事项。做好亚运宣传推广。组织火炬传递活动,策划举办倒计时系列活动,发布传唱亚运主题歌曲,持续提升亚运热度。提升观赛体验。迭代升级智能亚运一站通,为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务。拓展赛场外城市侧亚运观赛空间。运用5G+8K、AI+AR等技术,呈现高清晰、沉浸式智能观赛体验。持续放大亚运效应。营造“全民健身·共享亚运”的浓厚氛围,统筹做好亚运场馆赛后可持续综合利用,努力做到亚运场馆赛后体育功能应保尽保、应留尽留。

  2.实现“美丽杭州迎亚运”。优化城市环境风貌。细化“一馆一方案”,打造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体验区精品,建成5个省级城市风貌样板区。推进建设城市公园(体育公园)110个。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成200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0台以上,完成重点区域街面整治,建设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提升未来社区整体智治水平。带动市民文明新风。构建覆盖全市域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

  3.推动全领域、全方位、全社会的城市国际化。发挥重大赛事牵引效应。加快推进国际化标识系统提升改造、市民国际化意识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领域建设。打造更加开放平台。展示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东站商务区、钱江新城2.0、钱江世纪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等平台的开放形象。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提速。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节点城市,加快境外园区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积极有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融合。发挥杭州英国文创产业交流中心、杭州意大利文创产业交流中心等海外平台作用,推广杭州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品牌。

  1.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重大项目谋划。落实好抓项目扩投资“1+4”行动计划,加快谋划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力争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早获批复。推进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全市域完善布局。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围绕先进制造业稳进提质,努力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量,支持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强重大项目推进。落实好重大项目领导联系、集中开工、双周协调、赛马评比四大机制。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建立要素优配优用机制,全年出让工业用地不少于1万亩,有效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企业债的资金支持作用。

  2.打造新型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展以“数智消费·共富生活”为主题的城市消费活动,深化双街示范工程,推进“三圈三街三站”建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推动老字号焕发新活力,进一步支持消费稳定扩大。

  3.推动外贸实现新增长。加速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建设。提升数字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服务,推进数字交易中心建设。办好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推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海外仓、跨境电商发展。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利用“数字+实体”模式重启“海外杭州”展会,加大RCEP国家市场布局,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加强与宁波等口岸城市的贸易便利化合作,促进“四港联动”,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支持大型物流服务商以杭州为中心开展全球智能物流网络布局。

  1.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把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成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推动国家实验室落地。抓好省市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和杭州区域细胞制备中心试点。引导众创空间、孵化器向国际化、现代化、网络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以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行业竞争优势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参与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新增省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00家。

  2.支持创新成果转化。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按照系统化设计、一体化布局、集成化攻关的要求,完成“尖峰、尖兵、领雁、领航”研发攻关项目100项以上,加快取得一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重大成果。支持研企对接协同创新,瞄准“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引导科技成果对接产业需求转移转化;梳理前沿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实施专项研发。健全创新服务机制,深化“揭榜挂帅”攻关,制定产业链重大技术难题清单,面向全球张榜求贤。

  3.加强创新人才引入。营造最优人才生态,放大招才引智集聚效应,持续打造“杭向未来”系列人才活动品牌,办好“一会一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日、“人才山乡荟”等人才活动,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强人才服务保障,迭代升级“杭州人才码”和人才数智平台,加大对人才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

  1.推动数字经济迭代升级。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锚定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数字视觉、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攻关,谋划元宇宙产业布局。扎实推进千兆城市建设。积极推动亚运场馆通信网络建设,落实5G基站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交换中心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以“1+N”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提升基础性平台能级,结合“未来工厂”建设,面向不同场景深化应用创新,培育一批影响力突出的行业级、产业链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狠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重点产业集群。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加快优化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推进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抓好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培育。深化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域推进工业低效用地整治,分行业分区域建立高耗低效企业清单,分类整治提升。加大“亩均论英雄”多跨场景应用,打造“样板园区”,实现降低单位能耗、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亩均绩效、提升平台能级目标。加强产业项目引育。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努力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打响杭产品品牌。推动“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深化杭产品市场拓展,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的方式,拓宽杭产品营销渠道。

  3.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强化优势平台引领作用,推进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建设,推动杭州高新区(滨江)“一区多园”高水平发展。持续打造特色产业平台,全面推进开发区(园区)“一园一业”,加快提升“万亩千亿”平台发展动能,持续擦亮特色小镇金名片,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冷链物流园区、两业融合试点发展。

  1.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落实好《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确保153项改革事项和150项系统数据共享事项扎实落地、快速见效。加快推动《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地方立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力争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4件。量质并举促进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力争全年新设市场主体30万家以上。

  2.形成更多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实现“数智杭州”门户更新迭代,推进更多应用场景上线,提升“数智杭州”品牌,强化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支撑,推动全量全要素数据归集和贯通共享。推进数字交易实践,以更加开放模式吸引更多社会参与。构建渠道全整合、数据全归集的“民呼我为”数智平台,实现调处高效化、监督可视化、管控精密化。

  3.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力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以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环境六大要素为重点,细化改革目标,制定任务清单,全面推进试点,提升区域要素配置协同力、引领力和辐射力。

  1.强化市域大统筹。坚持市域一体化布局,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划定“三区三线”,实现空间、能源、资金等要素在全市域合理配置。构建好城市发展综合交通骨架,确保“5433”综合交通大会战完美收官。建成风情大道、艮山路过江隧道等,实现城市快速路累计通车总里程464公里。建成萧山国际机场三期T4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湖杭铁路(含杭州西站)、沪杭甬高速公路市区段改建工程等项目。推进杭温铁路二期、杭绍甬高速(杭州段)等项目建设。加快沪乍杭铁路等项目前期。深化公路和城市道路有效衔接与融合发展研究。

  2.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持续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国家级、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带动作用,放大产业融合示范效应。布局建设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化精深加工基地等,提速一批乡村新基建。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持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推动信用担保、农业保险提质扩面。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综合施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全面协调增收体系。

  3.争创长三角金南核。做实沪杭合作,唱好杭甬“双城记”。积极参与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推动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融入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推进杭甬高水平协同对接和五大共建行动,谋划实施新一批“双城记”惠民利企事项。加强长三角节点城市对接。共建杭合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提升合杭梦想小镇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水平。巩固杭州都市圈基本盘。推动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报国家批复实施,在杭绍、杭嘉、千黄三个毗邻区块,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

  4.持续深化对口协作。加强与四川省广元市、甘孜州的产业合作、劳务对接、民生帮扶等方面工作。开展与西藏色尼区、新疆阿克苏市、青海德令哈市等地对口支援,落实产业合作发展、教育医疗支援、数字治理先行和民族交流交往等举措。完善与长春、长白山全面对口合作。持续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建设山海协作数智援建应用平台,推进山海协作乡村振兴创新联合共同体建设。

  1.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研究制定《杭向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数智服务平台,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引导参加社会保险。精准实施“扩中”“提低”行动,制定出台《杭州市“扩中”“提低”行动方案(2021-2025年)》,率先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实施“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保障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加快落地慈善事业发展政策,探索争取慈善信托税收支持政策。

  2.着力破解“一老一小”难题。出台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优化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120张。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9个、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50个。制定《杭州市婴幼儿照护设施配建办法》,普惠性托位占比20%以上。严格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进一步加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90%以上。

  3.加速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新建竣工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3所直属高中投入使用。深化跨区域跨层级集团化办学,面向西部三县市开展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建立市本级及城区与三县市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完善医疗健康服务。深化健康杭州行动,加快构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杭州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市一医院新院区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国内一流中医药名城,积极推进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建设。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杭州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进智慧化场馆建设,加强体卫融合,提升全民健身科学指导。

  4.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1+X”配套政策,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4万套(间)。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23.5%。落实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在市区范围内全面推开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

  1.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累计建成100家杭州书房,建成85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成10家老百姓家门口的乡村(社区)博物馆。加快建设杭州音乐厅等重大文化设施,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办好“西湖之春”艺术节、杭州国际音乐节、杭州戏剧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持续放大三大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深入推进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动金石篆刻、丝绸、茶叶等东方传统文化元素的活态传承。

  2.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构建以之江文化产业带和大运河(杭州段)文化产业带为重点的“两带”引领产业发展新格局,研究制定推进“两带”提质增效发展行动计划,切实抓好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浙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萧山园区、良渚数字文化社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文化项目建设。壮大“文化杭军”队伍规模,加大中小微文化企业培树力度,鼓励推动新三板文化企业积极对接北交所上市。组织开展全市重点文化企业等评选认定工作。

  3.深化文旅融合。推进文旅品牌建设,推出“宋韵杭式生活节”“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等彰显“杭州韵”的文旅精品项目,加强对外旅游宣传推广,巩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促进文旅消费惠民,深化打造“一键借阅”“文旅一码通”“娱乐场所监管一件事”“文旅一张图”四大场景,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机制。举办好“百县千碗·美味杭州”品牌宣传及市民体验活动,做好体验店、示范店、旗舰店的认定工作。

  1.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6+1”领域碳达峰方案。推进试点创建,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深入推动低碳试点乡镇(街道、园区)创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及成果应用,深入总结经验,向有条件的县(市)推广。

  2.全力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强化用能管理。对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高耗能企业,实施严格的用能预算化管理措施。研究制定高耗能行业能效标准,全面执行用能权交易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节约用能,腾出用能空间,遏制高耗能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抽水蓄能电站及储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光伏建设。全面加强能源保障和安全。全面修订有序用电方案,加强对“两高”项目管理。推进应急气源储备和燃气管网建设,加强长输油气管道保护工作,确保天然气供应和长输油气管道安全。

  3.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收官战,编制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力争创建1个以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氮氧化物联防控制,加强臭氧污染防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全部完成清洁排放提标改造,完成17个省控断面走航分析,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勘界定标,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3.0版”建设。持续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争创国家级“无废城市”,强化土壤风险防控和修复治理。

  1.慎终如始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坚持精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高度关注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风险,优化应对防疫预案。持续完善重大疫情应急救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夯实软硬件防疫基础。

  2.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落实“天罗地网”系统风险预警监测,实现金融安全风险闭环管控。充分运用政策工具,精准调控房地产市场,深化开展房地产市场风险防范。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闭环处置机制。加大“平安杭州”建设力度,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出问题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提高整治力度,坚守安全底线年重点建设项目、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安排

  扩大有效投资、抓好重大项目,既有利于稳定当前经济增长,又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重大项目建设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为更好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对2022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安排,也一并报告。

  安排项目84个,年度计划投资392.16亿元。建成下沙路与12号路提升改造及附属配套工程、文一西路提升改造(荆长大道-东西大道)工程等项目;推进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之浦路-复兴路)、文一西路西延工程(一期)等项目;新开工艮山门下穿铁路工程、未来科技城科技文化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2022年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安排项目733个,计划投资及资金安排688.21亿元,其中前期项目249个,新开工项目126个,续建项目267个,决算项目91个。从资金来源看,市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237个,计划投资452.10亿元;市级国有投资公司利用土地出让收益建设项目496个,计划投资236.11亿元。

  二是提高协调服务力度。继续发挥好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持续开展“三服务”活动,切实帮助协调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目标责任落实。依托8个市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派驻综合监督组,规范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开展过程评价,建立健全月评价分析机制、破解难题闭环管理机制。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携手共进,奋勇向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绚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杭州力量。

  RCEP: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5”,即新建总里程552公里的快速路和高速公路;“4”,即新建400公里轨道交通;第一个“3”,即新建总里程350公里的4条铁路线,即杭黄铁路、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杭温铁路二期、建衢铁路;第二个“3”,即水陆空三大枢纽工程,即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即运河二通道)、杭州铁路西站枢纽、萧山机场T4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项目。

  即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以及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领域的碳达峰方案。

文化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文化:

  • 下一个文化: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文化 关于杭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07-19)
    普通文化 2024国考面试模拟题:文化自信 (07-19)
    普通文化 “文化”的价值旨归 (07-18)
    普通文化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07-18)
    普通文化 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07-18)
    普通文化 首届台湾青年巴蜀文化“双城体验季”在四川成… (07-17)
    普通文化 非遗新时尚 青年有力量 (07-17)
    普通文化 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07-17)
    普通文化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申论范文:文化是一个民族… (07-16)
    普通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民族之魂 (07-16)
    普通文化 《满江红》:唤醒民族魂魄时代交响曲! (07-16)
    普通文化 上海发布文化发展蓝皮书 数字文化产业表现亮眼 (07-15)
    普通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全国政协“… (07-15)
    普通文化 徐汇区政协召开“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城区软实力… (07-15)
    普通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例子 (07-14)
    普通文化 传统文化、时代精神 (07-14)
    普通文化 东西问·尼山论坛丨王国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7-14)
    普通文化 文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07-12)
    普通文化 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07-12)
    普通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是塑造与培养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