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gene高家宁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带来讲座《文化传承与古典诗词》。主办方供图
“向全社会普及古典名著是传承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曾在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如是说。中华文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时间长河中始终屹立不倒、生生不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将它传承下去?11月11日,在杭州湘湖举办的第十五届文化中国讲坛上,莫砺锋以《文化传承与古典诗词》为题,分享了他的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涵?在莫砺锋看来,思考这个问题不能从文化的定义入手。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和西方学者都提出了很多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人统计一共有160多种。
“关于一个术语,如果对它的定义达到160种,等于没定义。”莫砺锋调侃道。他建议从文化的内涵入手,看看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莫砺锋认为主要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三大类。
器物文化是有物质载体的,它可以是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古代精美器物,也可以是依然矗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万里长城。但古代精美器物在当代的实用价值较低,“现在把博物馆里的鼎拿出来做饭,市民们也不会觉得它好用”。
第二类为制度文化,是指古人关于社会结构的一些设计和安排。例如从隋唐至清代,朝廷机构都分成六部。过去运转得很好,但放到当下并不合适。因此制度文化的实用价值也是“与时俱退”的。
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都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演变的,真正具有现代继承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继承弘扬的,应是传统文化中的第三板块——观念文化,也可叫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它指的是我们列祖列宗的思维方式、思想结晶和价值判断。这些东西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真正有永恒价值,且值得我们继承的。”莫砺锋说。
“现在提到文化传承,首先提到的就是古书。”在莫砺锋看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就保存在用汉字书写的大量典籍中。
汉字跟拼音文字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稳固性,因为一个方块字的意义不会随着读音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能拥有很多非常准确、稳固记载着列祖列宗思想结晶、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的古书,它们可以作为文化传承的直接对象。
但古书典籍浩如烟海,要读哪些?如何去阅读?莫砺锋认为,文化传承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汗牛充栋的历史古籍中挑选出最重要的古籍。“学术界要为大众提供一份从传承文化角度进行阅读的可靠书单。很可惜目前还缺少这样一份书单。”
莫砺锋喜欢的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写过一本书叫《为什么读经典》,其中第一篇就为经典著作下了定义,一连14条。其中有两条是他最佩服的:“第四条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第五条则是,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符合这两条定义的,我认为就是标准的经典著作。”莫砺锋曾用这两条定义来检查自己60岁前读过的全部古籍,他发现《论语》是100%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真是人生教科书”。
除了《论语》,在莫砺锋研究的唐诗宋词领域里,他最推荐读的是“诗圣”杜甫的诗。“杜甫的诗不仅是文学的经典,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目前流传下来的“杜诗”有1458首,这1458首诗从题材内容的角度来看非常丰富,古人认为它像大海一样宽广。写外部世界时,大到山川云物,小到草木虫鱼都写得栩栩如生;写内心世界时,杜甫写了个人的不得志、个人的穷困潦倒与个人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风雨飘摇的大时代中感受到的时代脉搏。
“一部‘杜诗’就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莫砺锋认为,杜甫是将“仁者爱人,仁政爱民”的儒家核心精神吃透后,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将其表述出来。
在莫砺锋看来,《论语》《孟子》等在论述儒家原理时说得非常好,但往往是正面的说教,仿佛一个非常严肃的哲人长辈板着脸来给我们讲道理。而杜甫的作品不进行说教,通过优美生动的生活场景来把精神形象地传递过来。它跟《论语》一样能起到教化作用,还可以带来另一种熏陶和感染。
“它影响的是我们的感情和内心。”莫砺锋说,“这一过程就像杜甫描写过的成都郊区一场春天的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静悄悄不知不觉地侵入你的心,效果非常好。”
“我们要把《论语》《孟子》,要把‘杜诗’这些文化典籍推向社会,让它们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我相信像《论语》和‘杜诗’这样的经典,后代读者只要认真阅读,一定会受到里面所蕴含着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极大提升人生境界,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建设现代中华文明。”莫砺锋说。(见习记者 余冰玥 记者 齐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