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2013年,国家主席习在出访中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双方关系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在5月19日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习主席强调,我们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赓续传统友谊,密切人员往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筑牢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世代友好的基石,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丝路文化遗产,是东西方文明互鉴的见证,是新时代民心相通的桥梁。本期“强国复兴大家谈”专栏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郭物、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沙武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共话“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丝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博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近年来,我国同中亚国家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郭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国与中亚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2014年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成功。第二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为代表的机构,正式派出人员,与中亚国家合作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第三是中国和中亚各国的联合考古工作不但有围绕“丝绸之路”为核心的调查和发掘,同时也有关于古气候、古环境、古生业等世界性问题的课题;不仅有考古发掘和研究,同时也有文物和遗址、墓葬的保护等工作;另外还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作为首例跨国联合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成功有何重大意义?
郭物:“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是中国政府与相关中亚国家充分沟通协调、共同努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重大成果,体现了合作各国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态度,也充分反映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是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国际认同与落实的具体体现。
沙武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使得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的人类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历史定位和定性,是今天的人们对丝路的再认识和再出发,是人类敬畏和尊重历史的重要表现,是对丝路文化遗产重要性认识的科学保障,也是传承文明、接力历史、接续文化的重要举措,当然也是凝聚丝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重要纽带,是丝路沿线“一带一路”建设最基本的历史和理论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如何更好地使丝路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沙武田:要让丝路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首先仍然是要一如既往地保护研究好丝路遗产,继续发扬光大历史遗产的内涵和文化精神;其次就是要通过包括纪录片、大型展览、学术会议、人员考察等形式普及宣传丝路遗产的基本历史属性和文化含义,要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理解丝路历史和丝路遗产的重要性;再次要深入挖掘丝路遗产包含的丰富的丝路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文化融合、民心相通的内涵,并发扬光大。
马健:首先需要深入挖掘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对其实施有效保护、合理使用,这是实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传承的必由途径。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民众需求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统筹考虑规划,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当地民众的积极性,将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与当地民生发展、绿色生态发展真正结合起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性保护、保护性展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真正赢得当地民众的认可。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丝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怎样的挑战?
郭物: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丝路文化遗产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有的疏于管理和保护,有的被肆意盗掘损坏,甚至有故意爆破毁坏的案例。有些丝路沿线国家缺少资金和人才,个别地区还没有完全从战乱中走出,有的地区为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更多外部力量的支援。另外,世界大气候的变化,导致原来干旱的中亚地区也时常有较大的降雨,大量的雨水甚至局部洪灾对丝路沿线以土遗址为主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在西安先后召开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中国—中亚峰会的新成果将给丝路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沙武田:首先,这两次会议的召开,从国家制度层面上为丝路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缓解如地区冲突、地方保护主义、宗教冲突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对丝路沿线民众产生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强化丝路遗产保护观念和认识,保护遗产就不仅是在保护本民族的历史,同时也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获得文化效益。再次,国家和机构的联手,必定会大大减少诸如地方文物保护经费短缺、专业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更好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郭物:首先,要加大力度,把丝路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同中国与中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多边合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鼓励中国的考古机构和人员“走出去”,在继承批判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发掘研究第一手资料。其次,要不断培养中国专家,同时也在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各国培养优秀的考古文博专家,做好梯队建设,保证有充沛的、老中青梯队完整、考古与文保兼具的专业考古人才,持续开展丝路文化遗产的工作。再次,要积极发挥民间力量,鼓励企业家、文化工作者、志愿者等发挥主动性,参与到丝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中,真正让这项事业成为人民的事业,在各个不同的行业和层次贡献自己的力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最后要做好内外结合,牢牢把握中国声音的自主性、主动性和权威性,排除杂音,更好助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沙武田: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是大国的历史和文化担当,历史时期古老的丝路的起点在长安,丝路的黄金路段和核心路段也在中国。丝路历史和文化交流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主导作用、中国历代王朝及其政治制度的保障、中国人的参与、丰富的中原物质文化生活的吸引等因素,是丝路的主流,历史如此,今天依然如此。其次,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大通道的丝绸之路,是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各大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历史时期丝路上中华文明扮演着主导作用,今天在丝路遗产保护研究、丝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仍然是主导,是核心。我们提倡共建“一带一路”,实际也是对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认识、新的发展方向的科学研判。这些都需要中国声音,是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因此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丝路遗产保护前景才会明朗,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才有可能实现。
马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多国学者、多个学科的共同关注和合作。考古与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升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的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一直有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航空遥感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参与。我们高兴地看到,本次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项目的成果,包括生态环境、饮食、纺织、贸易、科学技术、宗教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代表了丝绸之路研究的发展方向。丝绸之路研究需要一代又一代学者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丝绸之路计划”框架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合作启动的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项目,就是为了支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投身于丝绸之路研究,他们代表了丝绸之路研究的未来。丝绸之路是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记录和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通、交往、互鉴、互动的历史与人文精神。未来,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做好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保护利用与传承展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的人文精神,促进各国人民、各国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