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雨出位人体“以前看过一些小规模的展,这次展出格局大、水平高、气势好,从头到尾佳作不断。”得知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在西安市鄠邑区举行,他抽出空余时间前来观展,“第一次来鄠邑,很喜欢这座文化氛围浓郁的诗画之城。”
8月7日,“与古为新·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在西安市鄠邑区正式落下帷幕。原定于7月31日结束的展览,因观众的强烈要求而延展,这个周末,观众更是抓住展览的尾巴尽情徜徉于书法的海洋里。据了解,这也是全国书法临帖作品展首次在区县举办。
在展览场地——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或认真欣赏作品,或小声交流看法,或用手机拍下作品珍藏。一幅幅带着淡淡墨香的书法作品,蕴含着诗的韵味、画的灵动、舞的飘逸、歌的悠扬,带领观展者走向诗意的远方。
本次展览共展出274位作者的548件临、创作品,涵盖了各书体门类,取法上至商周、下迄清末,甲骨、钟鼎、简帛、碑版、刻石、法帖均有涉猎,呈现出近年来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特征。
展览采取一临一创、并列展陈模式,临帖的作品笔法、结构、章法等尽量接近原帖,创作作品融入书法家个人性情和风格。打开手机扫描作品右侧的二维码,即可观看创作视频,听取创作者临写过程中的积累与品悟。同时,广大观众也可以关注“鄠邑融媒”微信公众号,足不出户“云上”赏析、研习经典。
据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介绍,本次临帖展反映了现阶段业界传承经典的成果现状,是对近年来书坛骨干作者潜心经典的一次检阅。
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自7月24日开展以来,来自全国各地参观的书法爱好者纷至沓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同来观展,中青年居多,但也不乏古稀老人,遇到最年长的观展者,已91岁高龄,在家人陪同下前来观展,兴致盎然。
展厅内,一幅幅参展作品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作为一名85后书法教育工作者,参展作者张静雷积极参加各类书法展览,在各类比赛中不断进步。“非常荣幸我的作品能入选此次展览,我将继续融合三秦文化和书法艺术,与古为新、与古为徒、守正创新,奋力走好书法传承之路。”
在临摹中发展,在继承中出新。本次书法作品临帖展溯源典范之作,探究取法与风格的熔炼锻造,进一步推动书法融入现代生活,得到了观展者的广泛认可。
“每一次来都有新发现。”刘敦宁是鄠邑区玉蝉初级中学的美术老师,这是他第四次观展。这次他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参展作者的创作内容上,积极借鉴、提升自我。
“写好字,能够培养孩子们感受美、实践美的能力,陶冶平心静气的性情,提高专心致志的品质。”刘敦宁说,作为书法社团的老师,今后将继续带领孩子们,领略汉字和书法的强大魅力。
展厅现场,观展者从一幅幅苍劲灵秀、气韵生动、雄浑笔健的书法作品里,欣赏当代书法家对历史经典的诠释,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
“鄠邑是一个人杰地灵、书画氛围非常浓厚的城市。此次展览在鄠邑举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全国青联委员、西安市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沈海婷自幼学习书法,连续多年为西安城门书写大春联。在展览现场,她内心深受感动。
现如今,大家对书法艺术的热情与喜爱不断攀升,在鄠邑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毛笔,在书法中体验笔墨之美。
“这次全国临书展是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送给鄠邑区的一次书法盛宴,必将成为‘终南艺术季’系列活动中的一颗明珠。”鄠邑区文联主席郭长林寄语鄠邑书画工作者,要继续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多紧扣时代主题的书法艺术精品,繁荣鄠邑书画艺术,壮大鄠邑文化产业,提高鄠邑知名度。
此次书法临帖展让艺术沉淀在鄠邑这片土地上,深深植根于鄠邑人的内心,是一场对中华文明的回溯与探源,也是以艺术为媒,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更是一次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新的生动现场。
新时代,通过传承书法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需求,又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鄠邑区将以此为契机,结合多样化活动和多元化创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探寻更多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鄠邑巡展是“终南艺术季”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后续还将推出“影掠山川·记忆秦岭”陕西省第20届摄影艺术展、“舞动秦岭·不负热爱”广场舞大赛等多项文化活动,全面展现秦岭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发展之美。(李晗茹 李静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