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紫气文化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中国证明行之有效的,不一定能在其他国家生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一方面要自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包容和多元的态度,在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实现彼此借鉴和相互交融。
应该说,中国人向来不愿意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我们认为最开放的唐朝,也只是相对其他朝代的封闭而言的。当西方通过大量出版物传播知识、文化的时候,中国还长期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好的发行手段;当西方的文化通过电影、广播在传播的时候,中国的很多地方还没有这些手段。所以,等到新文化进来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衰弱。到了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用原来的方式已经没有办法传播,很多处于断绝的状态。
“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延长、延续。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传统文化现在岌岌可危,有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传”的人,或者只剩下一些残余、遗迹、遗址。所以,很急迫的问题是要赶快记录、赶快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如果实物已经不能存在,那么就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档案等。
首先,中国物质文化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说,中国大量的古建筑是砖木建构,即使没有被破坏,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且很难修复。西方国家的古建筑用的是石材,如希腊、罗马用的是花岗岩和大理石,石结构保存时间要久一点,而且即便有缺损,也不太会影响下面的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部分的社会基础已经减弱或者消减。中国原来的伦理道德制度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年长和年幼的人、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之间是有次序的。到了提倡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大家认为原来的一套礼仪没有必要,要讲平等。这部分文化再不记录下来的话,后面的人恐怕就不知道了。
再次,传统文化并不都是好的,其中不少是腐朽的,要不要传?也要传。因为这也是传统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记录下来,我们的后人怎么会相信和理解历史?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恶的集中表现,但它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因为要保存下来时刻给后代一个警醒。
最后,物质条件一般来说总是不断在进步,但人类的精神未必一直进步。我们今天能够达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过古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也许隐藏着今天还不能理解的智慧。
比如,一些古建筑全部是木结构,就靠卯榫连接起来,即便经过强烈的地震,也一直没有倒。如果认为这些建筑物不是现代结构,就不注意保存,那么里面的智慧和秘密也许就永远消失了。
又如,24个节气曾经被认为没有什么用,但这些年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它是非常合理的促进农业生产的时间体系。对传统文化中的这部分内容,包括我们今天不理解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先不要忙着清除,不如把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也许中间所蕴含的智慧今后可以发挥作用。
另外,要尽量把我们不自觉、无意识的保护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今天不少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某种精神的,很多是无意识、不自觉地保存下来的。
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地方的舞蹈、山歌、艺术品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就马上开发旅游。在这方面,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做法。日本一旦确定某个项目为文化遗产,就把传承这个文化遗产的人确定为“国宝”。成为“国宝”后,就能得到政府或基金会的供养,而“国宝”的任务就是继续自己的工艺,带好徒弟,把技艺传授下去。所以,日本的很多工艺能够长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而我们往往过多考虑能不能利用、过多考虑商业化,这是错误的。
“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化和创新。把传统的文化和物质精神保留下来,之后怎么办?是不是都要学习和弘扬?不行,要区别和选择。对于精华的部分,不仅要保留,而且要使它发挥作用;对于糟粕的部分,要留下来让后人知道,但不要复制,也不需要扩大。
中国以前有各种礼仪,尊重别人,自己保持谦虚、谦卑的姿态,恪守正常的次序和礼节,这是对的;但过分的甚至不讲人性的那种谦卑,是要不得的。中国古建筑有好的地方,也有缺点。
当年美国建筑师设计燕京大学的时候,表面上用的是中国宫殿形式,里面则用上了暖气和现代设备。所以,对待传统文化,不是照单全收,要取之精华,把糟粕以及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去掉。
在“承”的过程中,既要兼收并蓄,也要“本土优先”。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比较适合本土的环境。所以,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先采用更加符合本地条件的内容。
另外,因为要“承”的东西太多,所以应该分轻重缓急。比如,同样是精华,现在某个地方最紧缺、最需要继承的是什么,我们这一段时间就应该优先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有些传统文化今天起的作用更大,可以优先;有些起的作用并不大,就可以晚一点。所以,“承”不像“传”,“传”应该是无条件,“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
传统文化在用的时候要注重效果,因为古代的、传统的再好,往往不是马上就能应用于今天,这就要实行创造性转化。现在有些地方讲传统文化,就要让小孩子穿上汉服跪拜,整天念着儒家的经典,甚至叫大家坐在一起给父母洗脚,真有效吗?
今天我们讲孝道、讲仁义,要根据社会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有的要加上新的内容。如果不完成创造性转化,那么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很难得到延续,更难以得到弘扬。
以孝道为例。中国孝的本质是保证家庭、家族的延续,也就是生孩子。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及时结婚生子,把孩子抚养成人,家族的门风和血缘才能延续。
我曾经研究过中国人口史。中国的人口从公元初6000多万,到宋朝时突破1亿,到清朝突破2亿,到清朝后期突破4亿,到现在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靠的是什么?当然一靠物质条件,二靠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长期讲的孝道。
这个观念到今天有什么用?今天,很多国家都碰到人口老龄化的难题。越是发达国家、越是现代社会,人口数量越在下降。很多国家通过物质奖励生育,目前看都没有成功。那要靠什么呢?只有靠理念、靠信仰。在中国,可以通过对传统孝道进行新的转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转化?就是要对孝道作出新的解释:孝道不仅仅是尊老爱幼,而且是每一个人要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中就包括成家生子。当然,解决老龄化问题不能光靠孝道,还需要相关社会制度加以配套。同时,也有必要尊重现代人的多元生活方式。
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实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承”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当然,文化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中国证明行之有效的,不一定能在其他国家生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一方面要自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包容和多元的态度,在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实现彼此借鉴和相互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