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康师傅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夏商周时期,西周的史料较多,分封制是普遍施行的体制,贵族政治、贵族文化终于盛极而衰,而最终导致政治上离心力增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体制瓦解与政治新体制发展同时并行。至秦国统一,这过程基本完成。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秦国向东发展,而不是向西,楚国问鼎中原,而不是向南。吴越称霸,要到中原办仪式,而不是关门称雄。这已经表达了统一的趋势。各国文化在接近人才在更大的空间中流动,晋才楚用表明诸侯国的疆界在不断打破,故国的观念日益变得陈旧。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现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
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这也是一种发展方式。这与古代亚欧大陆的基本文明构成是相似的,南部属于农业地区,北部地区属于草原地带,双方交换劳动产品,也会发生冲突。农业地区对草原地带的影响,通常是蚕食方式,而草原经常带来军事上的暴风骤雨。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
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日常表现,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北方的军事布防。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历史表明,中国分裂时期常常与草原力量活跃期同时发生,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人的北魏统治中国北方。文弱的宋朝先是失去北方,后来完全被元朝取代。
明朝的结局也一样,来自东北的满族全面统治中国。早期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通常会走向“汉化”道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最有代表性。以少数人口统治多数人口,在文化上接受主流是世界范围内的通例,就统治集团而言,这至少有利于政治治理。如果不接受多数人的文化,政治上的冲突就难免发生。元朝统治中国时间较短,学界的研究结论之一就是统治集团的“汉化迟滞”。
清朝维护统治时间较长,跟清朝的汉化政策关系密切。是否适应中原传统,在政治上的表现是能不能采用中原制度,比如科举等,这对于能否赢得人心常常至关重要。对于些来自北方的统治者而言,放弃原来的贵族传统阻力很大,而科举与贵族制度无法共存。
这其中,已经暗含了文化的对比与竞争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下,黄河流域烽火遍地。西晋灭亡,东晋在江南再建,与北方相对抗。历史学家高度称赞东晋的功业,因为东晋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命脉。北宋灭亡,女真人南下,宋人退守江南,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于文化保存而言,与东晋异曲同工。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
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周边地区也逐渐融入。这个过程,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如果从唐宋算起,几近千年。文化,即“以文化之”,通过和平的方式,平等互惠的融合,日积月累,文化的版图逐渐发生改变。
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为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体量逐渐增大,文化的韧性也在加强,延续性于是不断呈现。
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的变局,来自西方的冲击带来最深刻的变化。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考虑到中国的佛教历史,来自西方的文化,最后一定会如佛教一样实现中国化。心中装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才会有如此坚定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陈寅恪的判断正在被不断证实。工具理性的竞争当然会竞争下去,文化的韧力依然是保持延续性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