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弘扬魏徵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3 17:23:33 | 【字体:小 大】 |
迈克 米赞深秋初冬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笔者来到汕头魏徵纪念馆。该馆仿照传统四合院的三进式形制而建,气势恢宏,行走其间,自能感受到盛唐遗风。纪念馆两侧有魏徵事迹长廊,展示魏徵忠诚、正直的一生。
魏徵,字玄成,系唐初著名政治家,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在《资治通鉴》《贞观政要》《隋唐嘉话》以及新、旧《唐书》等典籍中,都有不少关于他直言进谏的记载。据统计,魏徵辅佐唐太宗十七年,前后进谏两百多次,其内容涉及朝政诸多方面,基本都能被采纳。魏徵多次向唐太宗传递依法办事、崇尚勤俭、居安思危的思想。魏徵去世后,唐太宗十分悲痛地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可以说,魏徵的忠诚履职、无私谏议是贞观之治实现的重要保障。魏徵的谏言很多隽永深刻,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世世代代受推崇。同志在《矛盾论》中就引用了魏徵的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强调我们要避免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作为我市研究、弘扬、传播魏徵历史文化的基地,汕头魏徵纪念馆坐落于濠江区玉新街道岗背村。岗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该村魏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约九成,其先祖即魏徵。南宋时期,魏徵后裔魏杞之子魏廷弼入潮,曾居于潮阳。至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潮阳溪头乡魏氏宅第被攻陷,魏氏族人无家可归,纷纷外出,其中一支来到“鸣山之背”筑屋定居,繁衍生息下来。此地初取名为鸣岗乡,后改为岗背至今。2015年,汕头市魏徵历史文化交流促进会在岗背村启动魏徵纪念馆和魏徵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进入布展收尾阶段。
汕头市魏徵历史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魏徵纪念馆创办人魏旭宏先生说:“魏徵不仅是我们魏氏族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就是他的思想和文化,把这些传承、弘扬好了,就是对先祖最好的纪念。而且,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族人旅居海外,推进魏徵研究,弘扬魏徵文化,能更好地团结海内外族人,激发共同的宗族归属感。”的确,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弘扬是更好的传承。笔者认为,要注重把挖掘、传承和弘扬魏徵历史文化同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廉政文化、侨文化以及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为我市打造和美侨乡、厚植城市精神品格、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赋予更多新的优秀文化元素。一方面,魏徵作为中国历史上谏臣的代表,其对法的坚守、对廉的坚持,从时间上看是一贯的,从标准上看是极高的,从影响上看是深远的,这些史实和名言极大地丰富了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的内容,为我们开展法治教育、廉政教育提供了更多优质传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弘扬和打造魏徵历史文化品牌,还有利于吸引和团结海内外魏氏族人,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家国情怀,做实做细文化引侨、平台联侨行动,为把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的“侨”头堡建得更好提供更多支撑。同时,魏徵纪念馆和魏徵公园的建成开放,还可作为我市旅游产业新的特色旅游项目之一,为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