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舞团魔法花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先贤们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更是中华民族之基,是民族之魂。在“十四五”规划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被列为重点项目规划,规划注重在记忆、传承、创新、传播四个方面着力,而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教育与文化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也具有教育力量,如“尊老爱幼”“见贤思齐”“尊师重道”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也将不断传承、创新、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改善教学模式固化、课程枯燥乏味等现状,还能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的社会人才。
高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完成“顶层设计”,让大学生不仅仅只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有利于大学生坚定信仰,树立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三字经》到《大学》《中庸》《孟子》,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思想教化的能力,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场必然的探索之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方式,但随着课程的开展,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渐固化,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只简单粗暴地进行“拼接式”教学,将所谓的理论、故事、概念强硬地塞入课堂,对教学方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很难达到文化的教育目的,也影响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学习热情。
文化决定思想,思想决定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的智慧,诸如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精忠报国”“仁义礼智信”“吾日三省吾身”等这些思想传承,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华儿女。这些文化早就不是呆板的书本文字,而是古人鲜活的思想与精神,是我们应该追求而为之向往的境界。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该以传承为目的,创新为手段,丰富教学课程,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资源倾斜,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高校教师应主动创新教学模式,善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近年来国风潮的兴起,高校教师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饮食厨艺”“衣冠服饰”“琴棋书画”“传说神话”融入教学课堂。同时,教师把互联网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中,利用科技手段,将“声、光、电”融入课堂,增加授课趣味性,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具有可实践、可操作的文化体验搬入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再将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和精神价值输出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发主动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强化学生爱国意识。
高校应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积极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更是由表及里、润物无声的,新时代的教育更注重综合素质的教育,高校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在形成的重要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必须要做的特色化思想教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是高校教育永远都要正视的课题。一方面,高校应定期对教师展开培训,提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强化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这样才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新型社会人才中的作用,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自豪感。另一方面,高校应注重资源倾斜,如资金、教学设备、活动开展等方面,设置专项讨论组,统一筹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项活动及方案,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作好思想政治教师的资源保障。
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校园是高校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区域,学校可根据校园文化基础组织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如“传统服装展”“屈原历史剧演绎”“古诗朗诵大赛”“传统节日活动”等,打造传统文化场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高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从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创新教学思维,主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性,让大学生“所学有所用”,例如在课程中预留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志愿宣传、实习工作等各种课下作业,满足学生的实践价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社会与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更是民族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正如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古至今,我们的民族对自己都有着这样的思想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时代所需,更是民族所需,是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渥土壤,具有很重要的思想支撑与理论意义。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能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一板一眼、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扭转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思想引导,应对迷茫期,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高校和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文化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是民族前行的原始动能,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在当前日趋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持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探索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大势,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向上的,虽然在探索实践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过各方不懈努力与上下求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必将呈现多样化发展。(作者:刘杉,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