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30 1:57:20 | 【字体:小 大】 |
b.a.d事件簿11月8日,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本科教学曲目展演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名家教学示范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中国音乐学院秉承“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立足“中国乐派”建设,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音乐教育体系建设中,集英纳贤,海纳百川,充分展现了时代的责任和担当。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乐派国乐团首席指挥许知俊执棒中央民族乐团,联袂戴亚、张强、姜克美、王中山等演奏家带着观众们穿越古今,感受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力和风格的乐队形式,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交响化表达。民族管弦乐作品往往将民族歌曲和民族调式融入其中,更能引发听众们的共情体验。
本场音乐会有三首民族管弦乐队曲目,分别是《节日序曲》《舞之光影》和《夜律》。欢腾雀跃的《节日序曲》以中国民间《淘金令》为素材,整首乐曲曲调激昂、明朗,乐曲以热烈快速的节奏和唢呐、锣鼓的齐鸣,描写过节时热烈欢腾的气氛,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节日里喜气洋溢、载歌载舞的场面。《舞之光影》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小品,大提琴缓缓营造出光影世界的轮廓,拉弦声部与弹拨声部主副旋律交织,打击乐画龙点睛的穿插其中,舞奏出一体两面的光影世界。音乐中刻画了一位快速变换、看不清表情的舞者,穿梭在光影明暗之中,最终寻得出口。在音乐曲调中民族管弦乐队展现出柔美与刚硬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夜律》根据彝族民间音调编写,欢快活泼,节奏鲜明,民族管弦乐队兼具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犷强悍的节奏,弹拨和弓弦声部的音响模拟朦胧月夜,描绘了彝族的民族风俗习惯与青年之间美好的爱情。本场音乐会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结合了中国乐器与民族音乐的特点,其交响化表达更是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卓越示范。
本场音乐会的作品描写的是中国人的生活、中国题材,用中国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表现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化表达。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家们出神入化的演奏之“形”与中华传统文化内核之“神”相得益彰,可谓“形神兼备”。
《秦川情》以碗碗腔为素材、吸收了秦腔的艺术特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亚运用竹笛吐、滑、花、揉、颤的演奏技法与民族管弦乐队交相应和,以粗犷、质朴的旋律和高超的技巧,赞美秦川壮丽的景色并抒发深厚的乡土之情,悲怆而深情。《满江红》以古曲为基调创作,运用单主题变奏的写法,展现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塑造了岳飞的英雄形象。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演奏家王中山运用右手极强的长摇和左手大幅度刮奏进入,描绘出电闪雷鸣、天昏地暗的环境氛围,渲染出主人公凄凉的处境和愤慨的情绪。演奏家将揉、吟、滑等演奏技法运用于旋律之中,使音乐形成强烈对比,伴随着民族管弦乐队,全曲在激越昂扬、振奋人心的情绪中结束,深沉地表现了岳飞对祖国山河的热恋。《春秋》在创作的时候,运用了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旋律,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讲述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随着大鼓的叩击,观众缓缓进入历史的长河去追溯传统文化。张强教授运用绞弦、弹面板的演奏技术,将琵琶塑造为历史的倾诉者。琵琶与民族管弦乐队交织在一起,琵琶的特殊技巧和极具个性化的处理手法,对奇幻的历史主题加以细致描绘,巧妙地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过程融入音乐的发展之中,移步换形,飞花点翠,巧夺天工地描绘出了一幅历史长卷,带领观众感受时代变化之下,中国气派的艺术化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与不变不灭的中华之魂。
本场音乐会是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的国乐专场音乐会,融合了民族歌曲和民族调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了民族精神的坚定信念,是中国音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统一,实现了音乐与中华民族审美意向的契合,符合中国乐派“以中国音乐元素为依托,以中国风格为基调,以中国音乐人为载体,以中国音乐作品为体现,以中国人民公共生活为母体的音乐流派与音乐学派的合称”审美意向。本场音乐会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与共同价值观念的融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艺术为民”的使命担当。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