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评丨王湘鹭:从《夺冠》看体育类型片的突破与创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1:41 | 【字体:小 大】 |
拽丫头和校草同居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以孙瑜编导的《体育皇后》为开端,曾是20世纪中国电影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进入21世纪,体育受到社会环境、大众文化与电影创作语境的影响,体育电影也应当呈现出新的面貌。《夺冠》作为一部完全取材自中国女排的夺冠经历的影片,从名字就成功的剧透给观众最后的结局。对于《夺冠》而言,如何从新视角处理一个留存在大众记忆中的旧故事,带来新鲜感,是制胜的关键。陈可辛另辟蹊径,用多变的手法从故事层次、叙事章法和人物形象着手,对中国体育类型片有所突破和创新。
从以往体育类型片的类型模式来看,一场生死决战等待主角获胜,而这场胜利将是全片最惊心动魄的时刻。真实的女排故事曲折动人,从五连冠的辉煌到败北美国再到重回巅峰。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几场激动人心的比赛早已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中。因此《夺冠》很有可能落入体育励志电影“从输到赢”的固化模式之下。《夺冠》虽然运用了传统的剧作结构——三段式,但陈可辛在此基础上加入新的叙事线索:以中国女排史上符号般的人物——郎平作为破题点,串起女排几十年来的兴衰沉浮。因此在胜败的曲折之外又带来人物前后的对比,增添故事的层次。最典型的是,白浪饰演的青年郎平出现时,观众们被带入到质朴的80年代,沉浸在艰苦奋斗的氛围之中;库存影像和还原现实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复现出的历史场景,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出现后,快节奏、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观众从相对封闭的怀旧年代中跳脱出来,人物身份的转变形成的鲜明对比,不仅使原本单一的线性结构更具有张力,也丰富了叙事内容。
通过人物的对比,陈可辛借此带出时代的对比。80年代,郎平作为运动员背负的使命是为国争光。到了21世纪,经历了出国留学,有过海外执教经历的郎平再次回到中国,担任中国女排总教练。她的使命变得更加复杂,不仅要传承老一代中国女排的精神,还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执教新一代女排。同时,她对“中国女排”也有了新的思考,更多地从个人的动机出发,发现每一位运动员的特色,激发每一位队员的潜力,最终把她们凝聚在一起,往日纯粹的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排球不是生命的全部。
影片恰如导演所说,选取的片段只是女排几十年来所有历程的细小切片,由主要人物的不同时期组接而成。1981年女排世界杯“中日大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大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第一场比赛,郎平作为中国女排的主攻手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第三场比赛,郎平成为中国队主教练展现出她的运筹帷幄。这两场比赛,陈可辛都花了大量篇幅去展现两代女排备战前的心理状况和训练过程。而作为衔接点的第二场比赛,时间上则大大缩短。这一段落篇幅虽小,但戏剧冲突激烈,情感爆发力强。郎平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希望美国队赢更害怕美国队赢的纠结,陈忠和的无力带领女排登上北京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无奈和遗憾以及无数国人的失望与愤怒......这场体量小,冲突强的比赛,在整个故事框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中国观众难以接受曾经带领中国女排登上最高领奖台的郎平竟然摇身一变成为对手教练;启后则是郎平临危受命,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作为一部忠实基于女排历史的影片,《夺冠》很好地完成了“戴着镣铐跳舞”的任务。
《夺冠》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突破。郎平女儿白浪饰演青年郎平,年青一代的女排姑娘在片中扮演自己。这种手法可以看做是打破传统体育类型片的新鲜尝试。体育片在探讨胜负意义之于个体和集体意义的第一步,是展示片中运动员矫健的身形。白浪和新一代女排选手们,在“形”的层面是最符合片中人物的。此外,白浪作为郎平女儿,本身也是排球运动员,和多次站上最高领奖台,早已沉淀下冠军风范的女排姑娘们,毫无疑问是青年郎平和新时代女排姑娘的最佳人选。最难能可贵的是,陈可辛让巩俐饰演的郎平在影片的后半段才出场,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克制是以往类型片中缺乏的。
同样是以中国女排为题材的影片,《夺冠》和第四代导演张暖忻的《沙鸥》相同的是“女排精神”的传承,不同的是现代意识下体育内涵的观念演进。陈可辛理解的“女排精神”已经不单单是“团结奋斗、为国争光”,新一代的队员为国争光的同时,也为个人的梦想绽放。他用新颖的叙事结构和大胆的演员选择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力量,如此别具一格的处理让女排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这种精神传承将在新时代带给国人新的力量,也为体育类型片的创作开拓了新的模式。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