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猎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健博士在“青少年运动不足,拿什么拯救你?”一文中指出
体育生以及有运动习惯的学生,为什么自杀现象比较低,因为体育运动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体育的作用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对人的意志、精神方面的锻炼。”
但大部分学生都是到了初三才去恶补体育,应对体育中考。然而这些项目就像文化课一样,是需要积累和进阶的,不可能初三一年就把九年所落下的课都补回来。
学生历经千辛万苦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大学每学期都要考体育,体育不合格轻则影响奖学金及学生干部评选,重则影响大学毕业
可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加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也能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欲望和需求量,有利于增强体质。
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思维敏捷,调控身体运动更准确协调,还可以有效地消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
经常锻炼,也能使肌纤维变粗,肌肉横断面积加大,肌肉收缩能力和张力增强,从而不断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体育锻炼对于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肺活量增加,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也可以促使肺活量的增长,大量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
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
可以改善不良情绪,使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参加体育锻炼者感觉更加轻松,疲劳程度转轻,并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同样,运动者看起来精神更好,自信心更强
同时,体育活动内容大都由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等自发选择,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一般可以很好地完成活动内容,可以在活动中寻找到安慰感和满足感,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和自尊感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发展至关重要。但学校体育却无法承担学生体育锻炼的全部重担。在体育课严重被挤占,课间活动时间严重被压榨的现状下,体育老师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好每一堂体育课,合理组织每一次课间操和集体活动。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当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都无法再出教室活动的时候,仅靠本就不多的体育课去拯救学生的运动量,简直就是妄想,是天方夜谭。
体育锻炼不仅增强了青少年体质,同时对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