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简单盘发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旅游业遭受重创,上万家旅游企业注销,倒下的知名旅企、景区不在少数。然而经此疫情,也让旅游从业者看到了新的生机,催生出旅游直播、云看展、云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了“互联网+旅游”的发展。伴随2021年的到来,后疫情时代,旅游业该何去何从?学旅游管理专业到底是“鸡肋”还是“机遇”?今天,向阳生涯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向阳君和大家一起讨论。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是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的最佳结合。在我国,这门学科的产生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已成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才培养和专业类型的角度来看,旅游管理专业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前者是指单一的旅游管理专业,而广义的旅游管理专业指的是旅游管理类专业,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多个细分专业。
旅游管理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研究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从近几年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和前沿的研究方向包括:旅游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景区及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休闲产业发展、旅游大数据与数字营销、旅游经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健康旅游、旅游及酒店新业态、国际会展与赛事管理等等。
同时,旅游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组成,其研究视角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学科视角,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因工程等前沿学科视角。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在2021年的招生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了旅游经济战略与管理、文化旅游与遗产管理、商业数据分析、旅游规划与开发四个专业方向。本科阶段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旅游经济学、文化旅游概论、公共投资学、文化旅游规划等。
根据我国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专业侧重等不同情况,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差异,考生可具体查看各校详细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2020年疫情期间,高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旅游管理类专业尤为明显。但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作用,目前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在逐步好转,但仍十分严峻。
作为毕业一年的旅游类专业毕业生,素素对旅游类专业的就业问题,有一些思考。“我毕业于西南某211高校的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就读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2+2(大学一、二年级在本校本部进行语言培训和专业课程,大学三年级前往泰国某高校学习两年)。”彼时本科毕业求职,收益比较可观的就是旅游顾问,同期毕业同学也有很多人做了这一行,工作一年有人风生水起,也有人没什么起色再转行;大部分同学去做了导游,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收益都不好;也有同学毕业之后留在泰国开起了民宿,创业艰难冷暖自知。
“就业环境和市场大趋势是一方面因素,还有一层因素是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很多旅游类学科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学校学了什么,更别说外行人能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有多深入了。旅游代表的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集群,往大了说有旅游策划、旅游研究、旅游电商、旅游咨询、旅游运营等岗位需求,往小了看酒店还分客房、前厅、餐饮、后厨等部门均需要服务人员。”她认为,旅游类学科的就业可谓是“内外交困”,在严峻的就业挑战下,更需要求职者调整和树立贴合实际的就业观与择业观,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就业有“位”来。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周玲强教授说,社会上可能会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一定要到旅游行业就业。其实不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发展政策来看,产业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比如房地产公司转型旅游即是重要的趋势。从应届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除了进入旅游饭店、旅游公司、旅游主管等旅游核心行业外,到旅游地产公司、银行、各类规划和专业事务所就业的也为数不少。
“相比于热门专业金融、计算机这些,旅游专业的对口就业率确实比较低,但目前对口就业率是狭义上的统计,只看学生是不是去了旅游企业,但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到现代服务业,那这个就业率就很高了。比如毕业生跨界就业的几大方向,一个是航空公司,一个是金融机构,由于我们的学生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很强,这些领域的公司也很愿意要,一开始可能是做银行柜员这种,但随着慢慢发展,也能去做贷款这种比较核心的岗位。这种情况就可以认为,我们学习了现代服务业的技能,然后去到现代服务业就业,这个对口就业率就比较高了。”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罗东霞说。
一定要正确认识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学旅游不等于当导游”“学酒店不等于当服务员”“学会展不等于布展台”,而是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事业发展平台。
3.国内外文旅企业:如旅游景区咨询开发、旅游规划设计、旅游电子商务,国内外大型酒店、地产及健康服务企业等
5.金融企业及咨询公司: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普华永道、安永华明等
近两年,国内各个行业均受到了疫情不同程度的冲击,2020年的旅游行业更是收到重创。进入2021年,国内旅游业已经复苏,进入常态化复苏,而国际旅游业仍出于停滞状态。
当前,整个旅游产业思考比较集中的议题是,在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面临哪些新的形势?又该如何在危中寻机实现产业的提质升级。其中比较突出的议题包括,如何适应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转型?如何实现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破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并实现其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健康化等等。
目前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有504所,每所高校的教学重点和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综合实力较强的有北京第二外国学院、中山大学、湖北大学、云南大学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全国最早开设旅游专业的四大院校之一,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充分发挥语言+产业优势的特色,创新性开展以“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与外语融合。且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以及100余所海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人才培养具有跨学科培养、国际化办学、研究型教学三大特色。国际化程度高,国际交流广泛深入且多元。目前学院与境外多所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师交流等方面合作开展国际项目。
厦门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是国内创办旅游本科教育较早的院系之一,专业的特色优势在于:一是突破传统的培养方案,更重视新型人才培养;二是符合“新文科建设”方向,邀请建筑、大数据和艺术设计等跨专业教师授课,推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三是与国际前沿接轨,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学院已与国内外多个旅游品牌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崇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操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考生要报考此专业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热爱旅游专业,并立志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如果被动的选择或对自己的专业前途缺乏信心,则很有可能大学四年什么都学不到,择业时很痛苦纠结。所以考生在任何专业的时候,都尽量要做到“选而不弃,择而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