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星星铃声“饭怎么熰了?赶紧放几遍葱白进去,盖上锅盖焖着,这样可以去除焦糊味。”在我刚学做饭的时候,母亲老是这么说。当我按照母亲的做法去做之后,果然,焦糊味有了很大的改善,真是神奇。
这个字在山西人口中经常会听到,这是一个常用的口语词。它不仅能够指烧糊食品的样子,对于,烧艾草熏蚊子、用柴火烧火炕的行为等都能称作“熰”。
其实,我国古代并没有拼音,古人们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认字,才发明了一些注音方法。比如,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等。而在这些方法里,反切法的使用几率最广。这种方法指的就是将两个容易识别的常见字合在一起: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把两者合在一起,就能拼出生字的读音。
宋代的《集韵》是宋代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撰的一部古代音韵学的著作。它能够采用各种注音方法,给单字注音或者释义,它在古代的作用就相当于字典。关于“熰”的读音,在宋代的《集韵》当中就有所记载,书中关于它的读音标注是“乌侯切,音讴”。
这里就是用到了反切注音法,第1个字的声母为w,第2个字的韵母是ou,声调是去声。当这两个字相切,生字的读音按照现在普通话来读就是ǒu,(和呕吐的“呕”音相同)。
这个字在一些地方方言里面的读音却和普通话不同。譬如,山西平等的方言,在这个地方的方言里这个字是要读入声的,它的发音就是“额呕”合在一起的读音。依据拼音标注法,读音就是“e o u k”,这最后一个字母“k”是不送气音,所以在读的时候不用读出声来。
大家在读这个字的时候,要把舌头的位置放正确,发音时让喉咙将k这个尾音吃掉。不过,如今大部分地区的官方方言里面已经很少能够找到“熰”读音的入声了。现在的人们在讲官话的时候,如果不加训练是很难分辨清入声的。如今大家想要将这个字读得更为准确,还是要找山西人多加练习才行。
它是一个火字旁的形声字。在南北朝字书《玉篇》当中就有“炮熰也”的解释。它指的是用火处理物品的方法,也就是火烤。而这个字的本意指的就是将物体在火上烤。不过人们却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其他的含义,比如,“天气闷热”。
如今,一些地区的人们在天气热的时候还会称“今天天气真熰热”,又或者在天气闷热将要下雨的时候说“要熰雨了”。河南洛阳就有“熰雨”的方言。这两个字就预示了大雨的来临。
它在古代时还指烹饪方法。一本名为《赐太子玉食批》的书就记载了南宋皇帝赐给太子饭菜的名称。其中有一道菜叫做“清汁杂熰胡鱼肚”。这里就出现了“熰”。那么这道菜到底是如何“熰”的呢?这本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相关学者进行过考证:这种方法大概是用文火慢熬,就像是我们如今煲汤时的做法。
这种烹饪方法非常耗费时间,时间长了很容易让人忘掉自己正在做饭。若是长时间的熰,锅里的东西就会渐渐的熬干水分,里面的菜就会糊掉,这些饭菜就不能再吃了。因此,如今人们在将饭烧糊了之后,就会称“熰了”。
这个字除了是一种烹饪方法之外,还会出现在迎春祈福时,是一种习俗。古代典籍中有过相关记录:大清顺治年间的《陈州志》里称“陈州元旦设庭燎烧榆柳木根,谓之熰岁。”“熰岁”还被称作“熰狼烟”。在除夕那天早晨,人们会将之前就准备好的芝麻秸插在门框的窗台上,嘴中念着“藏鬼秸中不令出”的话语。
这种习俗后来又变成撒芝麻秸的方式,先是将芝麻秸从正堂屋的门口撒到大街门口,再让全家人来来回回的踩踏芝麻秸秆,这被人们称之为“踩岁”。只是一些百姓也不种芝麻,根本就找不到芝麻秸秆。这时他们就会用花生瓜子皮来代替芝麻秸秆。
在除夕夜来临后,大家就会在院中放置个铜盆,里面会放一些松柏枝子,然后点燃熰烟,看它冒烟。这里的熰烟就是“熰岁”。
火烧的更旺,熰得时间更长,代表的寓意就会更好。人们为了它们能烧得更旺,熰得时间更长,在烧之前大多都会采用树根、糠壳,以及一些有些潮湿的柴草来用。如果使用的东西过于干燥,就会燃烧的很快,反而无法熰起来。这样的火虽然很旺,但却没有烟,只能被称为烧,称不上“熰”。
晚辈们在完成熰烟之后,就要进屋给家中的长辈行礼磕头,在依照年龄各自拜年,这就是“辞岁”。完成这些礼节之后,大家就可以坐在一起吃香喷喷的“守岁”年夜饭了。
现在,人们在守岁的时候,大多都是守着电视机。以前的“熰岁”习俗逐渐演变成了打牌取乐,“守岁”的年夜饭也逐渐地不在家里吃了。虽然过年看起来还是很热闹,但年味却是越来越淡了。如今,你们老家在过年的时候还会有“熰岁”的习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