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燕衔泥“本以为要费很多周折,也给不了这么多钱,没想到几个电线万块钱打了过来,这可是我离别母校18年来给她的一份‘厚礼’......”2月24日,格格把一个爱心公益组织的汇款回执发送时,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格格说,好心人和爱心组织打过来的这30万元,将全部用于自己的母校——献县南河头中学老教学楼的外墙保温等修缮,这也将圆自己少女时代的一个梦想。
今年29岁的刘格格(原名刘慧敏)出生在献县南河头乡刘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自己上面有两个哥哥。
“大约2003年吧,我刚上初二,记得家里特别穷,有一个同学辍学打工去了,受她影响,我也想不上学了。”格格说,回家跟爸爸一说,爸爸难受地说,咱家是穷,但只要你愿意上学,我们就是头拱地也要供你上。
虽然她在南河头乡中学仅上了一年多,但自己对母校依然怀有深情,学校的一砖一瓦,对她很好的老师们,教学楼、操场、教室,是她少女时一个个美好怀念的地方。
即便离开“南中”(南河头中学简称),每当走过母校,她总是情不自禁瞅几眼,虽然没有勇气再进去看看,但依然觉得温馨而留恋。
“其实,离开母校多年,我总想为她做点什么,虽然我一个小女子,没有多少能力和金钱,但为她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是我一个小小梦想。”格格充满感情真挚地说。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绝不像有人说的 “大城市里大街上到处是钱”。格格第一次外出打工,艰难岁月无可回首。
开始她跟同乡一起打工,挣的钱勉强够房租的,爱美的女孩只能在地摊上买护肤品。
“不是为了减肥,也不是吃一个就饱了,而是不敢多吃啊,多吃就没钱了。”格格每每回忆当年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父女俩感情很深,每到周末,父亲离不开工作岗位,格格就少吃几个烧饼,省下来的钱乘车去看父亲。
爷俩在一起聊聊天,在小吃摊吃碗混沌,如果那个月挣得多,格格也破天荒点一个菜。
格格的父亲眼圈红红地说,那些年格格受苦了,后来他听说格格为了省钱一顿饭只吃一个烧饼,工友都跟她叫“烧饼姐”。
2013年,她在网上查到云贵交界的双联小学急需棉鞋,她马上买了170双新鞋,给孩子们寄过去。3个月后,她又带着大批物资,先乘飞机,又坐了一天一夜的车,翻山越岭赶到双联小学。在当地待了10天,刘格格给孩子们上课,做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从那时起,9年来,格格一直奔赴在爱心救助的路上,云贵陕甘很多贫困山区都留下了格格的爱心足迹。
格格的善举,也引来很多爱心人士的跟随,在天津很多好人跟随刘格格一起到大山里帮助贫困孩子。
“好心人还给一个小山村盖了一所学校。”格格说,越来越多的好人凝聚在格格周围,让她的大爱同心圆越划越大。
后来,格格又在家乡人的联系下,把爱心的目光投向老家,每周她都会把好心人的捐款捐物送到老家的一些孩子手中。
车祸也给格格留下了后遗症,不敢用力,时常咳嗽,不适宜再外出打工的她选择带着男友回献县创业,开了一家火锅店。
春节过后,格格有次跟南中校长董加海询问贫困生时,了解到学校的一幢老楼一直没有保温外墙,门窗也需要更换,但需要30来万的资金。
“在此之前,天津的几位朋友,一直救助我的母校的几个贫困孩子,他们也来过,也了解学校的状况。”格格说。
爱心组织有关人员介绍,听到格格要为老家的母校做点贡献,大伙都支持她。经过商议,决定从基金会中拿出30万元用于格格的母校教学楼的修缮,一起为格格“圆梦”。
据介绍,为让格格和学校放心,公益组织先把30万款项打了过去,计划明天(2月25日)再去献县南河头中学对接。
“格格联系好心人救助贫困生,还为母校争取来了30万维修资金,这既是爱心,又是大善啊!”董加海高兴地说。
据了解,刘格格曾先后荣获“沧州好人”“河北好人”“天津最美家乡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献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她“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奖”;去年4月,她获评“中国网事·感动河北”2019年度十大网络感动人物。 左书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