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中间隔着一片海2008年在中国公益历史上有特殊地位,这一年个人捐赠数额达到458亿,首次超过企业捐赠,普通公众参与的火苗被点燃。这一年也同样是互联网公益的元年,汶川地震后,腾讯搭建的捐赠平台1小时内就获得150万人民币的捐赠,QQ用户合计捐赠超过2000万元。
十五年过去,个人与互联网、互联网与公益三者之间的联结愈发紧密,也推动着公益行业前进的脚步越走越快。在2022年中国互联网峰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颇为抢眼:连续三年以来,每年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2021年通过互联网募集善款近100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8%。
正如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艳的评价所言:当公益事业与互联网、数字技术相融相生,释放出的能量就是如此巨大。公益与数字化深度结合,数字技术为公益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
十五年间,个人捐赠从捐款捐物,演变为“捐步”“捐能量”“捐小红花”;从灾难过后汹涌的热情,发展为日常生活中流动的温情,背后究竟有什么力量推动了这些变化?又有哪些藏在更深处的改变正在发生?
顶层设计、公众热情以及数字技术的助力,都让互联网公益在愈发普及的同时,也更加理性、透明和规范。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慈善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这次《慈善法》修改,新增1章21条,修改了47条。其中多处涉及互联网公益领域,包括区分慈善信息平台和指定募捐服务平台,明确募捐服务平台法律责任等,以期进一步引导互联网公益规范、健康发展。
在更完善的制度保驾护航下,互联网公益筹款额得以快速增长。腾讯公益平台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2年,该平台的用户捐赠数额从2700多万元增长到超过56亿元,十年间增加了50多亿元,翻了200倍不止;捐赠人次也从不足210万增长到超过1.27亿,翻了60多倍。
回顾三项数据十年来的详细变化,发现2015年、2016年是该平台两个飞跃性变化的节点:2014年,用户捐赠数额逼近1亿元,2015年、2016年分别快速增长到超过5.4元亿和超过8.1亿元,2017年更是突破了16亿元;在捐赠人次方面,2015年从2014年的500多万快速增长到2300多万,2016年又增长到4400多万,同比增长了87.7%。
当时公益组织层面的数据变化也十分显著。2014年,腾讯平台统计的募款公募机构数、募款公益机构数和募款项目分别是54个、440个和1132个,2015年,这三个数字分别变化为131个、3008个和7249个,2016年,则又增长为181个、4970个和13958个。
2015年与2016年何以成为“天选之年”?第一个答案是互联网:2015年,腾讯发起了“99公益日”,试图将公益变成一项“全民活动”;第二个答案则是2016年颁布的《慈善法》正式放开了公募权。二者相结合,让公益组织和公众可以更方便的“找到”彼此。
从2016年至今,民政部累计指定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32家(其中2家已退出),《中国互联网公益观察报告(2021-2022)》显示,32家平台可统计的历史筹款总额超过360亿元。
人们对公益的热情渐渐融入生活日常,运动或购物都能做公益。以腾讯公益平台的“捐步”活动为例,截至2019年11月底,腾讯运动捐步已经吸引到10.27亿人次用户参与,筹款10.8亿元。阿里巴巴数据则显示,2022财年,有220万淘系商家设置了“公益宝贝”,超5亿消费者通过购买“公益宝贝”,支持了2000多个优质公益项目,帮助了超700万困境人群。
对于不少捐赠者而言,参与公益不再是特定时刻的“一次性”行为,而是生活中细水长流的善意。腾讯平台统计了“99公益日”期间与日常其他时间筹款比例的变化,发现2019年“99公益日”期间筹款金额占比最高,超过60%,从那以后开始逐年下降,到2022年时占比已不足一半,刚过40%。日常其他时段的筹款占比,经过三年时间增长了近60%。公众捐款的日常普及度大为提高。
2017 年,腾讯公益首创财务披露环节,推出项目透明组件、财批组件,帮助捐赠人清楚了解项目募捐情况、善款使用进度等。2018 年,又在此基础上推出“冷静器”产品组件,让用户在捐款前详细了解公益项目立项时间、执行情况、财务披露、项目进展,保证理性捐助。同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腾讯公益平台,保证项目可溯源、可回查,而且不可随意更改。
去年,在腾讯会议的帮助下,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举办了公益行业中的第一场“股东人大会”,直面每一位网友的追问,让捐赠人有安全感和获得感。
中国民众最愿意捐赠的公益项目是什么?根据2021年1月20日举行的腾讯公益2021年新春沟通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贫困孤儿助养、免费午餐小善大爱、困境儿童关怀、幸存老兵助养行动、为饥饿儿童送营养是月捐筹款额最高的5个项目。
如果从项目拓展到领域,会发现有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公益领域,近年来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这就是乡村振兴。根据腾讯公益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乡村公益领域的筹款金额在全年筹款金额中的占比持续走高,从2018年的13%增长到2022年的高于50%,占比已超过一半。
这一趋势的背后,也是互联网公益扎根基层毛细血管、助力乡村振兴的体现。从去年开始,腾讯公益通过借鉴大获成功的“99公益日”活动模式,创新衍生出多时、多地、多场景、多主题的公益日,开始尝试举办“乡村振兴”主题的区域专场。通过协助地方行政组织,举办地域公益嘉年华活动,让公益文化普及更下沉、更亲民、更低门槛、更接地气、更强参与,区域公益嘉年华应运而生。
2022年4月,由重庆市乡村振兴局等多个单位,以及重庆市17个乡村振兴市级帮扶集团等部门和单位作为支持单位,重庆市慈善总会主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公司西南总部作为特别支持单位的“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公益活动启动。结合重庆特色,近300个项目筹款额突破2.5亿元。有了“重庆专场”这一成功的示例,腾讯公益开始大胆地深入各地,将互联网上火热的公益活动延伸到线下,变成公众真实可感的活动,一步步形成一个全民参与、全民互助、全民受益的社会氛围。
2022年5月20日至5月22日, 首届湖北数字公益节正式启动,活动以“数字公益引领慈善新篇、人人参与共建大爱湖北”为主题,共上线多个公益项目。为了契合湖北的风土人情,公益节还发动当地的爱心企业提供“爱心券”、 在视频号上发起#为湖北潇洒走一回活动。据腾讯公益平台的统计,为期三天的湖北数字公益节,捐赠人次超过356万人次,筹款额超过1.13亿元。仅在5月9日当天,就有10万人参与到了湖北数字公益节的“一块走”活动中。
其他地区与互联网公益的合作,同样展现出傲人的发展势头。2018年,河南省慈善总会设立网络募捐部,依托民政部批准的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在腾讯公益等多个平台累计上线亿元,帮扶困难群众累计150多万人次。2022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公益嘉年华的参与人次超过800万,活动三天筹款金额超过4亿元。
2022年的“乡村振兴·陕西专场”活动,以“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外婆的礼物”“为农村老人筹座便椅”这三个重点项目为依托,拍摄了一系列公益短视频,将公益与扶贫、助农有效结合,筹款金额接近3亿元。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公益+地方”的奇妙组合也在不断进化,越来越多的模式和探索融入其中。2022年9月4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2022活水计划乡村振兴专场。共同助力8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和24个脱贫县的基层社会组织,通过122个乡村振兴项目,搭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公益平台。
活水计划是以公益为纽带、以乡村振兴政策为指导、让有需要的市县共同参与的一次尝试。从2020年发起之初,已经在贵州、四川、江西、湖北等24个市县进行了探索与实施,并连续两年参与了99公益日,以“家乡脱贫搭把手”“聚力同心,共建美好家乡”为主题,开展2次公益日联合筹款行动,筹集善款5500万元,动员180万捐赠人次参与。
如今,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公益“人、货、场”已经在探索中清晰:更多的捐赠人是“人”、更多的捐赠选择是“货”、更多的捐赠场景是“场”。如此唯有将“公益共建”融入项目各个环节,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释放每个参与者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公益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