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访谈官网在杭州亚运会40个大项中,卡巴迪是9个非奥大项之一,也是起源于亚洲民间、观赏性最高的集体对抗项目之一。杭州亚运会卡巴迪项目的比赛时间为10月2日至7日,在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举行,共产生男子(85公斤级以下)、女子(75公斤级以下)2枚金牌。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杭州亚运会卡巴迪竞赛技术运行主任、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薛保红称,卡巴迪可以理解为规则化、竞赛化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从项目起源、比赛名称到比赛形式、竞赛规则、运动员素质等,卡巴迪都独具特色和魅力。
卡巴迪起源于亚洲民间,风靡于西亚、南亚一带,从民间游戏到竞技体育项目经历了4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卡巴迪相似,“老鹰捉小鸡”“狼捉羊”“打仗”“攻城”等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遍布大江南北,绵延至今。
薛保红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卡巴迪与“老鹰捉小鸡”在文化属性、运动形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差异。
文化属性方面,同为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二者的形式都是人对人,没有足球、篮球等媒介。运动形态方面,二者都是一人对多人的进攻和防守运动,只是卡巴迪需要在规范化的场地上进行,同时被规则化、竞赛化。
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卡巴迪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1978年亚洲卡巴迪联合会和2004年国际卡巴迪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卡巴迪进入国际化发展阶段。1990年北京亚运会,男子卡巴迪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卡巴迪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薛保红透露,运动员在进攻时需要持续喊唱“卡巴迪”,“卡巴迪”这个词是音译,实际发声与普通话的读音略有差异,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声音还有“卡嘟”。“卡巴迪”一词有勇敢、团结、手拉手等含义,比赛时防守方一般会手拉手,与名字的寓意不谋而合。
卡巴迪比赛在两支队伍间进行,每支队伍共12名队员,其中7名首发队员、5名替补队员。卡巴迪男子比赛上下半场各20分钟,女子比赛上下半场各15分钟,中场休息均为5分钟,最终得分多者获胜。若常规时间内双方打平,则进行加时赛。
双方队长通过掷硬币决定进攻顺序,每次进攻时间30秒,进攻方派出一名队员进入对方半场。最主要的规则是,进攻队员“触碰”到防守队员,进攻方得分且“复活”队员,反之,若进攻队员被“捉住”,防守方得分且“复活”队员。
卡巴迪比赛中,30秒进攻期间,进攻队员需要持续喊唱“卡巴迪”,那“持续喊唱”如何判定?据薛保红介绍,比赛会有专门的裁判员,判定标准也非常明确,首先进攻队员的声音必须让裁判员听得见,不能只张嘴不出声,其次每个“卡巴迪”之间不能有停顿感,“一旦裁判员发现进攻队员嘴唇不动或者声音听不到,则被视为喊唱中断和进攻失败。”
“触碰”得分是卡巴迪比赛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严格来讲,进攻队员肢体的任何部位触碰到防守队员,都是“触碰”得分。实际比赛中,最常见的得分方式是“手触碰”和“脚触碰”,手碰到可以,脚踢到也可以。
卡巴迪比赛的进攻和防守是相对的,进攻队员可以通过“触碰”得分,防守队员也可以通过“捉住”进攻队员得分。30秒内,只要防守方控制住进攻队员,将后者推出边线,或者不让其越过中线、返回半场,则是防守方得分。
亚运会卡巴迪比赛的男子、女子场地有所不同,男子比赛场地为13米×10米,女子比赛场地为12米×8米。两片场地均有中线、有效进攻线、得分线、底线、扩大区等,只是每块区域的规格有所差别。
至于亚运会参赛运动员的体重,男子为85公斤级以下,女子为75公斤级以下,按照惯例,男子运动员的体重普遍在80公斤至85公斤之间。而在其他赛事或者青年组的比赛中,会有不同的体重标准,此举是为了尽量确保比赛的公平。
卡巴迪比赛的身体对抗非常激烈,但为了确保参赛运动员的安全,比赛规则也有不少限制。比如进攻队员不能触碰防守队员的头部,否则会被视为危险动作。防守队员在控制进攻队员时,不能做出类似锁喉的动作,也不能出现双手推人等动作。
据薛保红介绍,亚运会卡巴迪比赛期间,每场比赛有7名裁判员,包括1名主裁判、2名副裁判、2名底线名助理计分员,每人有不同的职责,场边还有10个摄像机位,协助裁判员进行录像仲裁。
除了判罚进攻队员是否持续“喊唱”、队员在进攻防守过程中是否踩线,裁判员还会实时确认进攻、淘汰、复活队员的顺序,对于比赛中出现的危险动作,裁判员也会对相应队员做出警告、罚时等判罚。
和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大球”项目类似,卡巴迪比赛也有明确的位置划分。以防守方的7名队员为例,7人手拉手面对进攻队员,最中间的队员为中锋,其左右两侧从内至外,分别是中卫、边卫、边锋。
尽管场上位置和分工有所不同,但一对多的比赛形式、快速的攻防转换特点,决定了每位参与卡巴迪的运动员都要有极强的综合素养。薛保红表示,身高、手腿长、力量、速度、敏捷性、耐力、肺活量、灵活性、全局观、合作意识等都是卡巴迪运动员的重要素养。
在杭州亚运会40个大项中,卡巴迪是9个非奥大项之一,也是起源于亚洲民间、观赏性最高的集体对抗项目之一。杭州亚运会卡巴迪项目的比赛时间为10月2日至7日,在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举行,共产生男子(85公斤级以下)、女子(75公斤级以下)2枚金牌。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杭州亚运会卡巴迪竞赛技术运行主任、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薛保红称,卡巴迪可以理解为规则化、竞赛化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从项目起源、比赛名称到比赛形式、竞赛规则、运动员素质等,卡巴迪都独具特色和魅力。
卡巴迪起源于亚洲民间,风靡于西亚、南亚一带,从民间游戏到竞技体育项目经历了4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卡巴迪相似,“老鹰捉小鸡”“狼捉羊”“打仗”“攻城”等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遍布大江南北,绵延至今。
薛保红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卡巴迪与“老鹰捉小鸡”在文化属性、运动形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差异。
文化属性方面,同为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二者的形式都是人对人,没有足球、篮球等媒介。运动形态方面,二者都是一人对多人的进攻和防守运动,只是卡巴迪需要在规范化的场地上进行,同时被规则化、竞赛化。
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卡巴迪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1978年亚洲卡巴迪联合会和2004年国际卡巴迪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卡巴迪进入国际化发展阶段。1990年北京亚运会,男子卡巴迪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卡巴迪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薛保红透露,运动员在进攻时需要持续喊唱“卡巴迪”,“卡巴迪”这个词是音译,实际发声与普通话的读音略有差异,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声音还有“卡嘟”。“卡巴迪”一词有勇敢、团结、手拉手等含义,比赛时防守方一般会手拉手,与名字的寓意不谋而合。
卡巴迪比赛在两支队伍间进行,每支队伍共12名队员,其中7名首发队员、5名替补队员。卡巴迪男子比赛上下半场各20分钟,女子比赛上下半场各15分钟,中场休息均为5分钟,最终得分多者获胜。若常规时间内双方打平,则进行加时赛。
双方队长通过掷硬币决定进攻顺序,每次进攻时间30秒,进攻方派出一名队员进入对方半场。最主要的规则是,进攻队员“触碰”到防守队员,进攻方得分且“复活”队员,反之,若进攻队员被“捉住”,防守方得分且“复活”队员。
卡巴迪比赛中,30秒进攻期间,进攻队员需要持续喊唱“卡巴迪”,那“持续喊唱”如何判定?据薛保红介绍,比赛会有专门的裁判员,判定标准也非常明确,首先进攻队员的声音必须让裁判员听得见,不能只张嘴不出声,其次每个“卡巴迪”之间不能有停顿感,“一旦裁判员发现进攻队员嘴唇不动或者声音听不到,则被视为喊唱中断和进攻失败。”
“触碰”得分是卡巴迪比赛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严格来讲,进攻队员肢体的任何部位触碰到防守队员,都是“触碰”得分。实际比赛中,最常见的得分方式是“手触碰”和“脚触碰”,手碰到可以,脚踢到也可以。
卡巴迪比赛的进攻和防守是相对的,进攻队员可以通过“触碰”得分,防守队员也可以通过“捉住”进攻队员得分。30秒内,只要防守方控制住进攻队员,将后者推出边线,或者不让其越过中线、返回半场,则是防守方得分。
亚运会卡巴迪比赛的男子、女子场地有所不同,男子比赛场地为13米×10米,女子比赛场地为12米×8米。两片场地均有中线、有效进攻线、得分线、底线、扩大区等,只是每块区域的规格有所差别。
至于亚运会参赛运动员的体重,男子为85公斤级以下,女子为75公斤级以下,按照惯例,男子运动员的体重普遍在80公斤至85公斤之间。而在其他赛事或者青年组的比赛中,会有不同的体重标准,此举是为了尽量确保比赛的公平。
卡巴迪比赛的身体对抗非常激烈,但为了确保参赛运动员的安全,比赛规则也有不少限制。比如进攻队员不能触碰防守队员的头部,否则会被视为危险动作。防守队员在控制进攻队员时,不能做出类似锁喉的动作,也不能出现双手推人等动作。
据薛保红介绍,亚运会卡巴迪比赛期间,每场比赛有7名裁判员,包括1名主裁判、2名副裁判、2名底线名助理计分员,每人有不同的职责,场边还有10个摄像机位,协助裁判员进行录像仲裁。
除了判罚进攻队员是否持续“喊唱”、队员在进攻防守过程中是否踩线,裁判员还会实时确认进攻、淘汰、复活队员的顺序,对于比赛中出现的危险动作,裁判员也会对相应队员做出警告、罚时等判罚。
和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大球”项目类似,卡巴迪比赛也有明确的位置划分。以防守方的7名队员为例,7人手拉手面对进攻队员,最中间的队员为中锋,其左右两侧从内至外,分别是中卫、边卫、边锋。
尽管场上位置和分工有所不同,但一对多的比赛形式、快速的攻防转换特点,决定了每位参与卡巴迪的运动员都要有极强的综合素养。薛保红表示,身高、手腿长、力量、速度、敏捷性、耐力、肺活量、灵活性、全局观、合作意识等都是卡巴迪运动员的重要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