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宴如果将“免费加入还送补贴”作为谜面打一互助平台,那么答案一定是水滴互助。
此种模式被业内人士形象地概括为“免费获客”。一如任何一种价格战的战术,免费获客在让水滴互助尝到甜头的同时,自然也将不可避免地打开潘多拉魔盒:低价吸引来的用户活性低、粘性差,若不继续大量获客平台将难以为继,正所谓骑虎难下,从决定开始免费获客起,水滴互助便注定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而吃定“免费午餐”的用户们一旦看到后续充值提示,将“骗局”一类的帽子抛向水滴互助,也自然谈不上出乎意料。
在被保监会约谈后,水滴互助曾反复强调自身为公益事业而非保险,但显然,即便存在以公益为己任、不以获利为追求的平台,也很难想象哪家平台会“撒钱”来回馈社会——维系平台自身运转的经费要如何解决?换言之,创业、融资、圈用户,水滴互助从来都是商业的子嗣。也正因如此,在免费获客中水滴互助摆出的姿态与真实目的间的反差,才引来了诸多业内人士与用户的不齿。
对水滴互助免费获客的口诛笔伐已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其剖析也不可谓不深刻,但在近日水滴推出新活动之后,一种新的质疑似乎揭示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性。
水滴互助此番的活动很可能是为了配合其元旦前后“冲刺1000万人”的目标而推出,在本次活动中,用户在名义上可以获得“0元加入”和“3元补贴”的实惠。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滴互助对每个新用户存在180天的观察期,也就是说,补贴的3元钱实际上仍旧是掌握在平台手中的。
在免费获客的路上走了颇远之后,水滴互助似乎已经玩转了这场游戏。至此,当3元补贴的“钓饵”遇到180天观察期这根结实的“钓线”,免费获客中的“免费”已不仅仅是用户视角中的免费,更成了平台语境下免费。遂有相关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滴互助此举是在“空手套白狼”。
而如果将推测继续下去,还将指向一个更加恐怖的可能。若水滴互助确如被怀疑的那样曾在用户人数中注水以使互助计划看起来稳定性更佳,那么本次活动无疑又为这种做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用户认为自己占了便宜的时候,水滴互助只要愿意,便可在并未线元钱的情况下套得数量惊人的用户个人信息,而一旦人们日后不再相信诱人的优惠条件,那么这些个人信息将可以用于“制造”用户,以使互助计划的参与人数看起来依旧可观!
13日,在京落幕的2017年36氪WISE大会上,水滴互助获得了 “年度产品”和“最佳A轮公司”两个奖项。然而,当获奖这件本该庆贺的事情遇到此前未能消解的质疑,一些似乎显得有些事与愿违。
在“年度产品”的颁奖词中36氪写道:“这一年,水滴互助让人不再轻易被大病压垮,互联网惠及底层不再是空谈。”而水滴互助母公司水滴公司获颁“最佳A轮公司”的理由,则是凭借着1年多时间完成天使轮+A轮2.1亿元融资,拥有超过6000万付费用户,且业务月增速超过30%。有些令人尴尬的是,这一系列理由中所提及的部分,恰恰是此前水滴互助所受质疑所围绕的核心,而当这样的颁奖词来自同样遭遇过专业性质疑的36氪时,更强质疑的到来似乎已无可避免。
众所周知,水滴互助所受的质疑,几乎都集中于数据透明度、真实性与前后对应问题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嫌疑”可谓是水滴互助的痼疾。粗略回顾,水滴互助一年左右就经历过用户大量“蒸发”、分批赔付时缺乏后续公示、“打鸡血”活动所获经费去向成谜等一系列风波,但当面对用户与业界的质疑,水滴互助除了打出“不要抹黑水滴”的情感公关牌之外,却始终未能给出真正意义上的正面对质、回应。而当业内人士认为投资方对水滴互助的数据也缺乏深入查证时,怀疑眼中的水滴互助便愈加可疑,以至于36氪刚刚将奖杯颁到水滴互助手中,便有尖锐的批评声如影随形:“不知是投资者一叶障目,还是另有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