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别动队 薛敏“暑假里,你参与了哪些志愿服务?请把你参加的志愿服务内容拍摄下来,跟同学们分享吧……”翻看着女儿的暑假作业单,小彤妈妈发现了这项新任务。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父母主动带着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但是,当志愿服务成了孩子的暑假作业,家长们却有些想法了——
东城区分司厅小学的魏欣宇前几天刚跟父亲魏冬和母亲范梦文一起参加了奥林匹克日活动的志愿服务,魏冬负责给赛会录像、拍照,魏欣宇则为参加奥跑的选手发水、毛巾、小礼物等,一家三口还一起参加了一段奥跑,“孩子这一天都玩得特别好。我们都很喜欢全家出动一起去当志愿者,感觉就是一天的亲子活动。”在中国志愿者协会工作的范梦文对志愿服务成为家庭作业的要求并无反感,她认为孩子需要多参加志愿活动,这对孩子有利无弊,“否则他在家也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对眼睛还不好,参加这类活动,培养公益精神,还能从中获得成就感,我们全家都从中受益。”
魏欣宇从小到大已经参加了很多次公益活动,活动内容也很广泛。有学校组织的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父母带他参加义卖,和父母一起为打工者趣味运动会提供志愿服务,在社区里义务做卫生……“不同的志愿活动有不同的锻炼价值:去义卖能锻炼他的沟通能力,在小区里搞完卫生后,回家也会帮忙擦桌子扫地,到敬老院去过之后,会有几天对我和他爸爸特别热情,孝顺得我俩都‘受宠若惊’。”范梦文说起来都忍不住笑。
范梦文告诉记者:“孩子爸爸也是坚持了多年的注册志愿者,一般都是他来给孩子挑选项目,然后我们再尽量一起去参加。”这些志愿活动多数都是他们自己挑选或朋友推荐的,很少在官方网站上直接报名,原因在于报名的时候无法以家庭为单位。“注册志愿者时,只能是单个注册。像现在这样,我们3个人单独注册,很难都参与一个志愿项目。”而小学生参加志愿活动一般都是大人带领,所以范梦文希望:“注册平台上能有家庭页面,所有成员都能在一个页面上注册,这样方便我们参加活动,也便于统计吧。”
另外,范梦文也希望能再多有一些适合青少年参加的公益活动:“国家级的社团组织多在北京周边调研一下敬老院、福利院的情况,多组织一些好的志愿活动。现在适合青少年参加的志愿活动还是太少,渠道和形式都不广泛。”
自从女儿苗苗上了小学三年级,刘女士就开始琢磨着带她一起做公益,让这个从小到大集全家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女,能够有机会在志愿服务中学会关爱和分享。“她之前也参加过舞蹈班、合唱班组织的活动,去养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但多半只是跟着凑个热闹,回来也没什么太深的感触。”刘女士决定,给女儿寻找一个真正能让她“走心”的项目。
几番打听之下,刘女士将目光锁定在位于石景山区的漂亮妈妈听力言语康复中心,“里面有不少学龄前的听障儿童,很多都是家庭条件困难,负担不起人工耳蜗的高昂费用,有的孩子甚至被父母遗弃,确实挺需要帮助的。”
听了妈妈的讲述,苗苗欣然答应周末去看看这些小朋友。考虑到自身力量毕竟有限,刘女士又在女儿所在班级的微信群里说了自己的想法,火爆程度大大出乎她的预料,“班主任觉得挺有意义,说要组织班上同学一起去,再加上朋友圈里看到消息以后主动联系的,最后加起来得有将近六十个孩子报名。”
刘女士赶忙与康复中心取得联络,提前过去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和需求,号召大家准备些书和玩具,又组织报名的孩子编排节目,“大家都特踊跃,唱歌的、跳舞的、弹琴的、变魔术的,五花八门。”活动当天,包括苗苗在内的许多小志愿者们还自发捐了款,“她觉得可以用自己的钱帮助别人,特有成就感。”
在刘女士看来,一次性的志愿活动远远不够,公益更不应该只是一场“秀”。此后半年多时间里,刘女士带着女儿陆续去了三四次,跟那里的孩子成了好朋友。“既然选择做,最好就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去的地方,次数多了,才能带来变化,否则受助对象的状况很难得到改善,甚至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她坦言,自己当初之所以选择康复中心,正是考虑到这里离家不算太远,交通相对便利,“要是特别远的地方,或许一开始还行,但时间长了很容易半途而废。”
她还表示,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要告诉孩子去的目的是什么,能给对方提供哪些帮助,而不是简单玩一趟。另外,孩子的参与度直接与效果挂钩。越是事先主动投入,花心思付出,收获也就越大。”
在为女儿寻找志愿项目的过程中,刘女士发现,公益活动旱涝不均的情况依然存在,“需要帮助的人有很多,想提供帮助的也不少,可是二者之间缺乏有效对接。那些知名度高的地方,大家扎堆去,但更多真正有需要的,却少有人关注。如果能有平台及时汇总这方面的信息,或许更便于家长帮孩子做选择。”
在著名公益人士才让多吉看来,“志是方向,愿就代表了自己的意愿。要培育孩子的志愿精神,切忌用反志愿的方式,否则会降低孩子们对志愿意愿的评价,破坏孩子们从志愿活动中获得的道德成就感。”
才让多吉觉得,“这个要求从表面上看是没有错的,但据我了解,真实情况并不乐观。社区里根本没有适合小学生的公益工作。你要知道,孩子在社区当志愿者,不相当于在社区白干活。”而且,那种组织小学生清扫小区、铲小广告等活动根本就不适合孩子做,“那不是让孩子接触社会的恶吗,孩子们会想,大人贴的这种小广告为什么要我们来铲?”
在才让多吉看来,孩子们在社区的志愿活动应该是在社区图书馆当一天图书管理员,在社区活动空间里当一天服务员,跟社区的老人们聊聊天,或者在社区儿童中心里帮助照看更小的孩子……“总之,应该是有交互性的工作,能让孩子们锻炼沟通能力和服务精神,这也是国外的孩子们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方式。
另外,才让多吉也不赞成把孩子打散了去参加志愿活动的方式。他认为,让孩子们参加志愿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认知社会,并且在志愿活动中锻炼互相协作的能力。“让小朋友们做志愿者,他们单个人其实不具备服务能力,就是应该让他们分组协作,然后从中锻炼到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假期里孩子们多数都耍单帮,社区里又没有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空间,客观上就留造假空间啦。而如果出现造假,会造成非常坏的影响,“我就亲自经历过,一个知名大学的大学生们参加一个公益活动,他们的团委书记就当着我的面跟同学说‘拍拍照片就可以走了’。这给孩子传达的都是什么观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