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秦敦和慈善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发起、致力于在全国高校推广慈善通识教育的“敦和·善识计划”,目前已运行两期。因其在慈善教育资源较为稀缺的当下,以实际行动探索高校慈善通识教育,使得“善识计划”备受关注。项目实施至今,是否提升了大学生的公益素养?是否促进了慈善教育的发展?发展慈善教育能否助益于公益“人才荒”、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解决?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人李健。李健认为,应通过倡导转变社会观念,大力发展高校慈善教育,壮大公益事业,让更多人学习和投身慈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邀请珠海市慈善总会雷霄女士为《社会公益》通识课作嘉宾分享。公益慈善学园供图
李健:“善识计划”运行至今,发展较为稳健。目前共有34所高校的51位教师开课,邀请了75位公益业界人士与学生交流,共有4000余名学生参与课程,举办了3次研讨活动。
“善识计划”通过“基金会+高校”的模式运行,两期项目内容有所调整。二期项目增加了体验式教学、第三方评估以及国际经验引入。
我们通过体验式教学测试“慈善能否被教”,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的改变,通过引入国外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新的知识生产,让教师们在教学之余打开视野,并有所借鉴。
总体来说,项目一直在试错,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发起方,我们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来探索有效方法、验证想法。
我们希望有更多资助方加入项目,让慈善教育惠及更多学子。目前,对发展慈善教育尤其是通识教育有意向的资助者不多。另外,不少基金会更愿意资助示范类、短期性项目,而高校慈善教育需要长期资助才能见效。
记者:“善识计划”强调体验式教学,有哪些创新做法?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成长?
李健:体验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不是“主唱”,而是课程设计和教学流程的把控者,学生才是“主角”。
以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学为例,马玉洁老师让同学们对基金会运作的公益项目进行调研和讨论,通过PPT、手绘海报、思维导图、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小组汇报,选取出排名前8位的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让同学们进行捐赠。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公益项目的核心理念、运行机制及优缺点,并结合课堂知识进行理性分析,最终付诸行动。
相关研究表明,传统讲座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平均记忆保留率只有5%;小组讨论式教学方式,能达到50%;体验式教学能达到90%。通识教育往往是选修课,我们让大家思考,有切身体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加深对公益慈善的认知。
目前,参与“善识计划”课程的学生们的平均分值课后都比课前有了提高。大家对公益慈善更有兴趣,但对在该领域就业和发展的意向尚未得到明显提升。
有意思的是,不少项目资助之外的大学教师找到我们,希望得到教学资料包,尝试开课,让更多学生受益。
记者:慈善教育的发展需要群策群力,通过项目实践和经验总结,你认为该如何发展高校慈善教育的社群?
一是要关注人的本身。建设公益慈善教育的优质社群,要关注教师的诉求,为教师服务,为慈善教育相关教师群体在教研、成果发表等方面提供资金、职称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是要避免重复建设,以编教材为例,如果没有协同,大家都在编内容差不多甚至互相冲突的教材,会消耗大量成本,不利于慈善教育的发展。
记者:民政部发布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指出,2025年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将达1250万人,并提出要“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院校举办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专业”,这对高校发展慈善教育将产生什么作用?
李健:肯定有帮助。对于想开办公益慈善教育的高校来说,教育部门对该专业的认可意味着办学的合法性问题得到解决,相关政策开了“绿灯”。然而,高校发展慈善教育需要的不仅是政策支持,还需具备一定的师资,并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认知要达到一定程度,这就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我认为,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有高校开办慈善教育“井喷”现象出现。
记者: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社会组织就业人数超千万人。据你的观察,公益领域近年来的“人才荒”现象是否有所缓解?在高校开展慈善教育,对于就业是否有促进作用?
李健:我认为,当前公益行业的“人才荒”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公益行业中,细分的领域太多了,而目前高校培养的科班出身的人才比较少,分摊到各个细分领域,很快就被“消化”掉了;另一方面,公益机构都希望引进成熟型人才,而非从头开始培养年轻人。
发展慈善专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肯定有促进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先前开设的慈善专业很火爆,每届一个毕业班有40余名学生,前去要人的用人单位却有1000多家。某种程度上,慈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要高于不少其他专业。至于慈善通识教育,它是倡导真善美的全人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对就业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记者:实施第三次分配,相关人才不能捉襟见肘。高校是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你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何期待?
李健:在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平台,但也只是人才培养的“中介”和一个阶段。作为人才建设“木桶”中的一块木板,高校应努力做好教研工作,不要成为“短板”。
我认为,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首先要改变的是社会观念,让全社会对公益慈善行业有更多了解和认知,对公益慈善领域就业有更多理解和支持,鼓励更多人进入该领域,这是人才建设“入口端”。
另一方面,公益行业自身要发展起来,发展出更多资助型机构和行业支持类机构,让行业具备人才发展的位置和空间,成为人才流向的“容器”,这是人才建设的“出口端”。
通过改变观念,让更多人学习和投身慈善,让慈善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找到好工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进而反哺高校招生和专业发展,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