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好公益活动 让善心结出善果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17 14:28:25 | 【字体:小 大】 |
神墓后传今年4月,荔城街青年公益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在过去的8个月里,来自增城区高校的43名大学生,组成8个项目团队,他们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共开展了64场服务活动,服务项目囊括了社戒人员就业辅导、长者服务、防金融诈骗、反宣传、来穗人员社区融合等领域,惠及人数达到2000余人(见本报12月27日第3版)。
在现代文明社会,始终有公益活动伴随着社会成长。这些公益活动的存在,让孤独者不再寂寞,让弱者感到坚强,让无靠者有了依靠。客观而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不少街坊开始关注公益并参与公益活动。然而,在推动公益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像国外那么成熟的经验,不少项目未能得到良好的执行,甚至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公益活动的出发点虽然都是好的,但只有专业的力量才能让善心结出善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荔城街青年公益计划就是一个极佳的志愿行动样本。首先,该公益计划发动了最具志愿精神的大学生群体,这些年轻学子不仅有行动热情,也有创新意识,能将想法投入到公益行动中;其次,该公益计划由增城区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从而保证了专业性和良好的组织性。
该公益计划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也离不开其主办方荔城街党工委、荔城街道办事处的努力。作为一个权威的公益平台,它能为资助者和受助者搭建一个双方互信的平台:爱心企业为平台带来了资金和社会支持,青年学子们则提供了宝贵的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一些急需关心的群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而其它社会公益团体,也许能从荔城街青年公益计划中得到一些启发。比如,学会跟别的公益团队和爱心企业合作;再比如,尝试用新的点子和创意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公益项目中来。可以说,无论是从推动项目的顺利落地方面来看,还是从其造成的社会效应方面来看,荔城街青年公益计划都无愧于基层公益组织的榜样。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这一个个微小而专业的公益项目,政府应当给予更多政策甚至资金方面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更有序健康地发展。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