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筱涵蒸汽时代的来临使人类交通方式益发多样。蒸汽船数量急剧增加,其航速之快令它赢得了“海上马车”的美名,而随之产生的交通事故也日渐频繁。1783年,法国国王签署法令,加强管理蒸汽船和马车这两种分别在水上及陆上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主人须在船身或车身上钉一块写有其姓名和地址的金属牌,以防止肇事者逃逸。
但在事故现场,人们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伤者身上,长串的姓名地址在飞速转向或逃离的车船上根本不易识别。随着蒸汽车、三轮汽车和四轮汽车的诞生,事故纠纷层出不穷。
1891年,法国里昂市政府鉴于当地交通事故频发,决定为任何“有高速行动力的交通工具”统一派号。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规定是强制性的:“未配备号码的交通工具不得进入里昂城。”车主们只好乖乖地到政府门口连夜排队,办事员一一登记车主与车辆信息,再将号码告诉对方。
但如何把号码清楚显示在车身上,就得车主自己想办法。这样一来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们或画或写或海或刻,号码的大小、颜色、样式、位置五花八门。警察们为找出某辆车的号码,总要大费周章,政府为建立秩序而推行的政策竟导致了更大程度的无序。两年后,改革出台了:马车与汽车分开编号,分道而行;号码与主人姓名地址合二为一,标明在同一块铁牌上,悬挂于车尾,史上第一批汽车牌照,便在这年诞生了。
但这不是史上出现的第一块车牌,车牌的真正起源还需要上溯到人们尚未发明汽车的年代。1749年,法国骑警队队长吉约姆向当时的国王路易十五上书,要求为巴黎地区所有的马车配备号码,以便统计。巴黎的马车主们须向骑警队备案领号,但领号与否并不影响马车使用,它只是一项无约束力的规定。
继法国之后,德国、比利时、荷兰和美国也纷纷在1910年前完成了汽车牌照的普及。不过,由于各地区风俗民情的差异,以及交通立法的不健全,此时的汽车牌照进入了最为个性化的时代:名字地址的缩写随主人喜好而定,颜色以白底为主,可以配黑字、蓝字或红字,样式有粗体、斜体、画线体甚至浮雕体、蚀刻体、珠光体。材质除了铁以外,还采用木板、石板、烤瓷、珐琅及皮革,富有创造力的车主们还往往将多种材质混用,搭配不同颜色。
刻板的车牌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更有甚者,有的车主还别出心裁地在车牌上画上某个标志,以标明自己的身份或职业。比如美国爱达荷州农场主的车牌上,都绘有枚当地的特产—土豆,在艾奥瓦州则是一根玉米。各色古怪的汽车牌照虽然体现了车主们的无穷创意,却让交通管理者头痛至极。
进入20世纪20年代,各国均以“整肃形象”为由统一定做汽车牌照:铁制上漆成为既定要求、各省市州的缩写均参照国家标准;用字母数字取代冗长的地址人名信息;牌照大小也统一为520mm×120mm,或372mm×135mm。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使钢铁在短短几月间身价倍增。在铁制车牌大量回炉的情况下,政府为了打造新牌只能另辟蹊径。富裕地区大多选用钢或锡,矿产相对匮乏的地区也不乏奇招:美国艾奥瓦州用压缩的大豆渣,法国南特地区则用甘蔗渣,不过,由于这两种材质富含蛋白质和糖,该地区的车牌往往沦为动物的美餐。
进入战后的三十年繁荣时期,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达到事无巨细的程度。行车安全成为各国交通部门推行任何管理措施的第一出发点。牌照发放须与驾驶执照考核、汽车注册和年检相结合。从20世纪80年代起,车辆管理法案又几经修正,建立了驾照发放与升级、车辆分级、注册年审、限期报废等一系列制度汽车牌照诞生后,消除了更多的交通隐患,保障了更多人的行动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