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良伟语文老师指出《人民日报》文章错别字,还有一个错别字72年未改,什么原因?
说起错别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上学的时候,谁还没写过错别字。对很多同学而言,错别字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考试经常考这种题型,但是有些字又傻傻分不清楚。比如,有些同学习惯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走投无路”写成走“头”无路。
不仅学生时期有错别字问题,进入社会错别字问题也很常见。这几年,不仅网络媒体文章出现错别字,而且很多官网也会出现错别字。近日,就有一位语文老师在人民日报官方账号发现了一篇有错别字的文章。
这篇文章把“更进一步渲染”写成更“近”一步渲染,显然在这个语境中不太合适。“近一步”的意思是继续靠近,更近一步;“进一步”的意思是继续向前,更进一步。笔者认为,这个句子用“进一步”更为合适,你们觉得呢?
按道理说,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不应该出现错误,更不应该出现“错别字”这样的低级错误。毕竟,这样的权威媒体发表文章,应该经过层层审核、层层把关,而不像一般网络作者,自己写完文章自己审,有时不仔细校对就发布。
事实上,人生中还有很多常见的错别字,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了,却不问为什么不改正。比较出名的错别字,就是人民币上的“圆”。人民币上的壹佰圆、伍拾圆、拾圆,统统用圆,人民币正确的单位应该是元、角、分,正确的写法是一百“元”。
其实,这个“圆”字的由来有历史原因。古代,中国人都是用银两交易。伴随着贸易的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也开始铸造这种圆形的货币。后来,这样圆形的货币也被称为银圆。大家习惯性把一块银元叫作一圆钱,渐渐地圆成了这个货币的单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继承了这个传统,就把一百元印刷为壹佰圆。后来,随着汉字简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元”,然后“元”字成了人民币的正统单位。但是人民币上的“圆”字72年一直未改,但是在实际书写中,我们基本上是写“元”。
一般在生活中,年轻人很少把“元”字用错,但是网上打字经常会出现错误。因为现在年轻人习惯用拼音输入法,拼音打字法的一个弊端就是会出现谐音字,不仔细甄别就会出现错别字。人民日报中的这个错别字,应该是因为拼音打字打错的。
笔者,最明不明白的就是“的、得、地”的用法,经常会用错。作为学生,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字都是错别字,比如“家具”被写成“家俱”。你还见过电视剧和广告语中,有哪些错别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