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母亲演出结束,掌声响起,满头银发的郑小瑛缓缓站起,微笑着向观众鞠躬点头致意。
这是意大利歌剧《弄臣》中文版的演出现场。8月19日-20日,这部由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与福建省歌舞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首次在福州福建大剧院上演。与此同时,在抖音,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同步直播,观看人次破700万。
郑小瑛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中央歌剧院“终身荣誉指挥”。多年来,她力推“洋戏中唱”,开创“郑小瑛模式”,为的就是将歌剧艺术传播给更多中国观众。
如今,郑小瑛和她的团队又通过抖音直播和短视频科普,让更多人不用走进剧院,也能实时观看演出、了解歌剧。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为了这一艺术理想,94岁的郑小瑛,依然不愿“躺平”。
3年前,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传播歌剧艺术,郑小瑛团队开设了抖音账号“郑小瑛工作室”。
2020年6月,工作人员在账号发布了一小段花絮。那是在武汉“致敬城市最美逆行者”公益音乐会的后台,郑小瑛换装后走出化妆间,被夸赞“大美女出场”。她一边俏皮地回应“老太太了”,一边利落地走向舞台。没想到,这个视频意外地获得了500多万次播放、近20万点赞。
半年后,在上海新年音乐会现场,结束演出的郑小瑛走下舞台,向热情的观众挥棒示意,再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圈,获得了近46万点赞,被网友们称为“最美丽的指挥家”。
平日里,郑小瑛行程很忙,排练、演出、上课、开讲座,但她仍经常上网翻看粉丝的评论。
关注她的人,大部分并非原本就喜欢音乐的人士,而是因郑小瑛的指挥演出开始接触歌剧,这反而符合郑小瑛的期待:借抖音平台走向大众。
为了让线上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歌剧,工作室把“郑小瑛模式”搬到抖音。比如,在《茶花女》演出直播前,他们会播放郑小瑛的采访,讲解这部歌剧的剧情并欣赏片段。另外,团队还创建了一个视频合集,科普古典乐和歌剧知识。
这与郑小瑛在线下歌剧演出前,总是会先来20分钟“音乐讲座”的形式一脉相承。
《弄臣》是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的2023年度大戏,演出阵容相当豪华,由老中青声乐艺术家章亚伦、彭康亮、孙砾、王亢、顾文梦等多位一线歌唱家们领衔主演,从筹备、排练到演出花费近一年时间。
为了让直播间观众也能有更好的观看体验,郑小瑛工作室在细节上反复打磨和调整。
直播的音频团队,请来了著名录音师李大康坐镇,以保证音画结合能达到顶级水准。另外,工作组还给直播配上了技术难度极大的即时字幕,最多的时候,能达到八个声部同时呈现的效果。
最终,两个半小时的直播顺利完成。“郑老师让中国人看得懂歌剧。”有网友感慨。
为了保持音乐原有的律动,译文字数要尽量与原文音节一致,但中文表达的准确性也很重要。这次《弄臣》,中文唱词就由著名音乐文化翻译家周枫译配、意大利汉学家萨布琳娜校对。
多年来,郑小瑛力排众议,坚持推行“洋戏中唱”,即将歌剧台词翻译成中文演唱。在她看来,这样才能让中国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
1962年,33岁的她还是在苏联进修歌剧的一名学生,却勇敢地接受了指挥《托斯卡》的挑战,成为第一位登上西方歌剧院的中国指挥。
1979年,50岁的她创造性地在演出前“开讲座”,给初接触歌剧的国内观众讲解知识和剧情,“郑小瑛模式”就此诞生。
1989年,60岁的她和一群女音乐家成立中国第一个女子室内乐团——爱乐女乐团,6年无偿演出241场,挽救式微的歌剧艺术。
2022年,93岁的她创办歌剧艺术中心,为中国歌剧挖掘和培养人才,对中国经典歌剧进行修复和传承。
即便是身患癌症,也没能让她停下来。如今,94岁的她,依然精神奕奕、乐观开朗地站在舞台上,从业内的“音乐战士”变成了大众心中的“硬核奶奶”。
主持人鲁豫在采访时曾问郑小瑛:您知道“躺平”这个词儿吗?郑小瑛回答是:谁爱躺谁躺,我躺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