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阳刚炫富又耍横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百年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努力奋斗和实践的宣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明确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等奋斗目标。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有。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富有越来越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突出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的精神生活是经济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等意义将更为凸显。深入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将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内容,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国家层面就推进文化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蓝图不断变为现实。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创意创新发展、引导文化消费、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非凡十年,文化政策的激励作用得到极大彰显,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并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文化成果,很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精神富有首先体现在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精神富有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做好中华文明历史起源、内涵的阐释工作,逐渐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精神富有还体现在文化自强。自强是一种精神和尊严,中华民族自古就秉持勇于奋斗和坚忍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积淀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并形成自立自强的民族文化精神,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不放弃不退缩,百折不挠为民族前途命运和伟大复兴而奋斗。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文化发展是核心因素,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基本路径。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立体化、个性化,对文化产品质量、品位和风格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抓好文化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奋进新时代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精神支撑与推动力量。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推动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相信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将更好实现科学技术赋能文化创新,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华历史文明,建树于人类文明新形态。迈上新征程,文化力量及其所创造的精神富有图景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陈红玉,系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