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风流踏艳记10月27日下午,由国际在线和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新形势、新课题——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自政府、学界、媒体及出海企业的近70位嘉宾与会。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开和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等多位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
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在致辞中表示,受国际局势与新兴传播技术发展影响,当今国际舆论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但“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局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仍然任重道远。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国际在线多年来立足“网络国际传播主力军”定位,通过“好感传播”“锐感斗争”两手抓,“线上栏目”“线下活动”齐发力,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上努力发出中国声音。未来,国际在线将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业内专家携手共进,一同把握好国际传播新形势。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北京以全球视野、国家站位、首都定位、首善标准开展外宣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积累了相关经验。在分享北京外宣经验时,他重点提到了三个概念。强力打造城市IP“硬联通”,巧妙转化“软联通”,促进交流“心联通”,最终实现文明互联互通、互学互鉴。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首任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龚文庠从文化视角分享了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看法。他表示,应该从“成功”、“失误”两种视角看待国际传播,并以韩非子的《说难》佐证。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不同,对于传播成效的看法截然不同。国际传播的关键是深入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对象,让自己的话语适应对方所思所想。
10月2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首任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龚文庠在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上发言
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国际在线首任董事长,高级编辑马为公表示,在国际话语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中国需思考如何与世界对话。媒体和各方人士应努力参与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不仅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也要用世界能够接受的传播方式。要把握国际化语境,懂得和各国友人打交道。在对外交往中秉持文化自信,通过倾听世界的声音,进一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许静谈到城市品牌与国际传播时指出,城市品牌的国际传播要超越传统外交,激发传播双方的互动;要超越意识形态,以人为本,以对受众的洞察为核心,与受众建立信任和情感共鸣;要超越肤浅的形象,强调城市品牌建设引领性。
10月2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许静在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上发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认为,当今国际局势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面临迫切性。他同时指出,要注重营造适宜人才发挥国际传播能力的环境。他认为,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语言能力建设,加强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思想交流能力。善于借船出海、借人出海,充分调动在华外国友人参与讲述中国故事。
10月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在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上发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曲茹表示,在全球化社交平台盛行的当下,地方性、具象化、生活化、现代化的文化符号,更能引发共情,触动受众价值内核,也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符号海外传播突破的关键,在于具体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人与器物等文化符号的提炼与呈现,以及系统性的传播,从而形成地方与国家印象、文化表象与内涵的转化和连结,唤起人类普遍的情感共鸣和观念认同。
10月27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曲茹在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上发言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兼主编、“金钥匙-面向 SDG 的中国行动”发起人于志宏指出,国际传播需要找到共同语境,好的故事需要符合新形势。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层面的最大共识与发展蓝图,讲好相关企业社会责任故事可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形成正向循环。企业社会责任故事的核心,是出海企业的运营对环境、社会、企业制度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变化。不同类型的企业应选择更契合自身业务的内容进行传播。
10月27日,《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兼主编、“金钥匙-面向 SDG 的中国行动”发起人于志宏在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上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张迪,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与精准传播角度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表示,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建设具有服务企业海外业务和服务我国国际传播战略的双重性任务。如何平衡两者关系,具有一定挑战性。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建设,因中国经济科技成就和“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积极作用而迎来机遇,也因中国面对的国际舆论压力,面临挑战。国有企业的海外形象建设,应强化品牌认知,突出企业运营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提高对受众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传播的专业化水平。
北美与亚太知名企业战略专家彭家荣指出,当今中外局势下,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十分必要。他分析了中国品牌海外形象难以建立的原因,提出了应以讲好故事和长期运维为抓手,做好政府事务管理、行业影响力塑造、投资者关系管理、社会责任品牌管理、雇主品牌管理的方法论。
10月27日,北美与亚太知名企业战略专家彭家荣在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上发言
国际在线国际传播智库创始单位、蒙牛集团副总裁魏薇分享了蒙牛集团的全球化实践。她指出,生产一杯牛奶需要充分的全球协作,所以乳业具有天然国际化基因。作为中国乳业国家队,蒙牛集团肩负着“走出去”的使命。蒙牛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品牌国际化形成了生动实践,为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中国文化、中国智慧走出去作出了一定贡献。
10月27日,国际在线国际传播智库创始单位、蒙牛集团副总裁魏薇在2023年国际传播沙龙上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