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cr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音乐既是古代治国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士大夫修养身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中华文化遗存中,发现了诸多以笛、哨为代表的吹奏工具,以及以钟、鼓为代表的打击工具,这些都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遗产。礼乐体系的确立与发展,也使器物日趋繁复,产生了大型器物如编钟、编磬等。
与此同时,以琴和瑟为代表的弹拨类乐器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成为士大夫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一直持续到先秦到两汉。
随着疆域的扩张,和对外交往的开放,外来的音乐因素与我们的文化互相结合,使中华音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
箜篌是一种古老的弹拨类乐器,历史非常悠久。最初出现在古埃及时代、古巴比伦时代,之后又慢慢的流传开来,逐渐被东方、西方所认知。
其中一部分弦乐流传至大不列颠半岛西部,并与之进行了长期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如今在法国和德国非常受欢迎的凯尔特竖琴。
如汉乐府诗歌《 孔雀东南飞》:“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著名诗人李贺在自己的佳作《 李凭箜篌引》中写道:“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还有一种是从丝绸之路上传入中国,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现在流行的“箜篌”,东南亚地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
箜篌的优点为音域很大,声音柔和、清脆、有很好的表现能力,因此,它在中国宫廷里也曾是一种很有地位的乐器。
但这并不是说它只是宫廷乐,它其实还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音乐,在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运用,久而久之,箜篌就成了一种文化的一部分。
直到两汉时期,工匠们开始在箜篌上雕山水、花鸟等,因此箜篌的艺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在隋唐之际,箜篌的演奏艺术已发展到一个极高的程度,并被认为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在中国盛唐时期,由于国家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使得箜篌的弹奏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它还传播到周边国家,如日本和朝鲜。如果你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还能找到两件唐朝的琵琶。
尽管在盛唐时代,它的弹奏技术也相当成熟,但自14世纪末以后,它就渐渐从民间消失了。
随着社会的变迁,音乐审美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低,它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我们仅能从一些残留下来的壁画、浮雕中,看到一些箜篌的造型。
尽管在今天,箜篌的风靡程度已大不如前,但它仍被视为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元素,是一项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如今,箜篌已成为音乐教育、文化交流的主要对象,并被广泛运用于民间艺术表演等多种文化活动,其内涵的精华仍深深地影响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
中国箜篌的特点能体现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精髓,所持有的各种技巧和韵味,都能通过其结构而达到。中国现代箜篌自80年代初期新生,如今已经硕果累累。我们能跟随美妙的箜篌音乐,随着一阵清风翱翔与天际
传统的“箜篌”是用竹子做成的谐振盒,再用一根弯弯的竹子做琴弦。它的声音和演奏方法都很特别,所以它很流行。
在日本,随着人们对箜篌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箜篌也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与风格,例如清泉流、源流等等。
在中国,也有其他传统乐器与箜篌进行融合,比如古琴、琵琶等。不同的乐器在一起碰撞,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从而发展出一种新的音乐类型和风格。
第一种是立式箜篌,这是最普通的一种,场合包括演奏,教学,学习等。其外形为垂直长方形,比较简洁。在北方和江南一带,立式箜篌是一种很重要的乐器。
第二种是“凤首箜篌”,这是一种比较复杂,也比较精致的箜篌,因为其形状酷似一个凤凰的脑袋而得名。
一般用来表演一些比较有格调的曲子,比如古时的宫乐、说唱等。在江南和广东一带,“凤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乐器。
第三种卧箜篌,也叫横箜篌,即把卧箜篌平放于膝上弹奏,音色柔和,音域狭窄,多用于演奏一些轻柔细腻的曲子。
第四类“小箜篌”。则属于比较小的一类,多用于需要移动,旅行,或在狭小空间内弹奏。
这个小巧的乐器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适合的,可以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到更年轻的观众。
第五种就是双排弦箜篌。这是一种在南方比较流行的一种箜篌。它的头上有两排弦子,由竖琴与古筝共同组成。这两种乐器在演奏的时候,它的音域可以扩展到八度,所以它的音乐效果非常丰富、多样性,常常被用来表现出色的独奏、合奏和重奏。
箜篌是中国传统乐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在日本,朝鲜,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之间的乐曲中,也有大量使用。
箜篌作为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其种类与样式的多样化,折射出人们多元化的文化表达与美学追求。
在两河地区,箜篌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更是有着广泛的使用。可就是这样的乐器,在明代晚期的时候,却不幸地消失了。
直到近三百年后,新中国成立,经济、文化都比较开放,它才重新回到世人的视线。
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箜篌这一乐器已经成为了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乐手们不断地对箜篌进行改良,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最近几年,随着箜篌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器乐爱好者对这一乐器有了新的认识。
箜篌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波折,才能让它在我们国家一次次地消失,又一次次地重现?
箜篌作为一种外来乐器,虽非中国本土,却因其独特的音韵、精湛的技艺,而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演化。
在西汉时代,因为汉武帝深知这种乐器的妙处,所以他把这种乐器列入了自己的宫中,并下令让宫廷乐师成立了“卧箜篌”乐队,自此之后,“卧箜篌”就成了中国宫廷音乐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到了盛唐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中心,卧箜篌成为皇家宴会和娱乐活动的主要乐器,久而久之,箜篌就成了一种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伴奏,还可以重奏的乐器,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古代乐器相结合。
在此时期,它既是一种具有高贵艺术象征意义的乐器,又是一种皇权与身份的象征。
这一举措极大地削弱了“箜篌”的传播范围,尽管代代延续,但在民间流传却并不普遍,而在这个时候,我国箜篌的演奏技艺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安史之乱”后,宫中乐手纷纷流亡于民间,因此,它的演奏人员、音乐作品日益稀少,这也是它走向衰落、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去乐器本身的不足,其实影响最大的还是思想观念,这也是箜篌衰落的重要原因。
唐段安节《乐府录》:“箜篌乃郑、卫之音,以其亡国之声,故号空国之侯,亦曰坎侯。”
东汉《释名》,箜篌条:“师延所作靡靡之乐,盖空国之侯所作也。”(殷商宫廷音官师延弹奏的靡靡曲,用的空国君主所制箜篌)
当到了宋代之后,众人开始追求欢快的音乐氛围,所以适合帮衬人声、富有旋律的演奏乐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在琵琶经过不断的发展后,成为了一时风靡的乐器,可当时的竖箜篌想要达到同样的效果,消耗的财力物力难以想象。因此箜篌还是困于皇宫之中,始终未跟上时代潮流。
直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箜篌独特的风格与制作手艺,吸引了人群的研究与关注,这才让其回到音乐的历史舞台上
中国器乐爱好者不断的从古籍与壁画中寻找各种关于箜篌的资料,模仿各种记载中的箜篌,这才让响绝千年的乐器走向世界。
在研究保护和交流中整理和理解箜篌的内涵与影响,为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箜篌被认为是即将消失的乐器,在民国时期,中国乐器工作者,为了传承华夏传统音乐文化,开始对箜篌进行复兴。
正是因为乐器工作者对其没有放弃,还对箜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基础上加以改进,使箜篌更适合现代音乐的演奏和演出需要。
除此之外,箜篌是降C大调,意味着箜篌的音是低于C大调的,所以这种乐器的旋律比其他五律更加流畅。
在音域方面来说,它的音域十分广阔,专用箜篌的音域可以超过六个八度,而普通的乐器只有5个8度。使箜篌这种乐器,能在场上表演出不同的情感。
箜篌作为华夏传统乐器,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能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因此才能受到音乐爱好者的追捧。
经过专家的改良后,大箜篌更加的美观,声音更加响亮,音色更加动听,除此之外,还具有了更有宽阔的音域,更容易被乐人驾驭。
它的出现为华夏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不仅仅丰富了华夏文化遗产,也向世界展现华夏古代乐器的文化魅力。
虽然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变迁,箜篌的地位在慢慢下降。使得箜篌退出了宫廷奏乐的历史舞台。甚至在抗日时期几乎被遗忘。
可好在箜篌在现代又重新开始了复兴,2017年,中国箜篌艺术家在美国开展的音乐会上,演奏了箜篌曲目获得巨大成功。这代表箜篌开始向世界表演其魅力。
近几年,箜篌在一众艺术家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在世界各地以音乐会的形式亮相,国内外重大艺术节,以及音乐节的演出活动中,箜篌更是频频出镜。
虽然箜篌在其兴衰史中,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但在一定程度上,箜篌的发展意味着华夏音乐文化开放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