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初三围古代人治社会中,人们相信个人道德的力量,做公益的人,要圣人一般洁身自好,才能值得大家去信任,才能接受、转赠善款,但这缺乏科学性和恒久性;现代社会推崇制度保障,通过建立组织化、专业化的公益机构,让公益慈善行为更为恒久、高效,而公益机构运行必然有管理成本,需要钱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公益服务一旦收费,便遭非议。说到底更多还因观念上、甚至情感上对“公益”的误解。在很多人眼里,公益等同于慈善,等同于免费。事实上,“公益”最大的几个要素就是自愿、利他,助人悦己,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显然,它与金钱多少或是否免费没有必然的对等关系。
何为公益?百度百科的解释为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社会公益组织,则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
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公益视为免费,也乐意接受和参加免费的公益活动。但正因为免费、零门槛,公益活动成为部分人刷脸、刷存在感的重要阵地。就像以往微信自媒体中举办的公益评选活动,只要参与就送礼品或奖品,催生了一大批“奖品党”、“空降兵”穿梭在各活动现场,参加完了,活动结束,没产生任何效应。
笔者想起《论语》中记载了一段关于孔子招收门徒故事,其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翻译成现代文是孔夫子招门生,要求学生自带“束脩”(十条腊肉)来充当学费。结果自愿拿腊肉来听课的人很少,孔子的弟子们很担忧,劝孔子免费教学,别再收腊肉了。要不然,影响生源,不利于儒家思想传播!
孔子却不以为然:“学一种思想,连十条腊肉都不愿给的人,还指望他会传播我的思想吗?”
公益不仅仅是慈善,捐资助款;同样可以是思想的传播、文化理念的交流。明明是做公益,却因为收费的问题,让参与公益服务的组织或个人畏畏缩缩,公益事业肯定也不会达到理想效果。现实中,就像到边远贫困地区做“三支一扶”志愿者,做公益服务除了支出时间和感情,它还涉及诸多方面的成本,如果完全免费,次次都要倒贴,这样的公益事业肯定走不远。就像宜宾“熙游记”公益太极,如果创办者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又怎能持续做下去?
说到底,学习是件很自我的事,对于真正愿意学习,愿意从学习中反思的行动者来说,培训只不过是学习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公众不必把“公益”总和“免费”画上等号,需要在意的不是能不能收费,而应该是怎么收费。收费是否规范、定价是否合理?事前有没有明码标价或尽了告知的义务?不以利润最大化,服务与有偿之间是否价值对等?这些应该成为更大的关注点,而这也是公益服务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持续维系下去,必须深思的地方。
无论如何,公益活动举步维艰或无法生存,不该成为常态。否则,公众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公益=免费”的老路上,而舍弃了公益精神传播的种子。
每个人做一件事都会有目的,例如公益的目的就是帮到人。我觉得只要不伤害别人帮到的前提下功利是可以理解的。每件事都有两面性就看我们怎么去看,功利可以理解为追求利,利也分很多种,有些人急于通过帮到人来让自己内心好过舒畅得到排解,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功利,只是这个利不是指的是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