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万 朴诗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何谓公益?公益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呼吁做公益慈善事业之前需要弄清楚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明晰当下开展公益活动还面临哪些制约,又该如何加以破解,进而更好地引导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的爱心捐赠变得越来越普及。据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数据,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以来,互联网公益筹款规模从20亿元到2021年突破100亿元,8年累计达到350亿元。
不过,看一些数据,就会发现中国的善款贡献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个人捐赠总体量远不及经济发展的国际水平。与发达国家常见的个人捐赠主导不同,中国的慈善捐赠主要来自企业,占比一直超过60%;个人捐赠只占慈善捐赠总量约1/4,捐赠额约为GDP的0.05%。以美国为例比较,其慈善捐赠中近80%为个人捐赠,金额达GDP的2%。第二个特点是重大灾害应急和其他时点性的偶发捐赠多,常态性捐赠少。如2021年互联网慈善筹款总额突破100亿元,有超过35亿元是“99公益日”的贡献。三是个人求助比公益慈善筹款更容易获得资金。如网络上个人大病求助,仅水滴筹一家自2016年成立至2023年6月底,就累计为患者募集救助资金约601亿元,其2021年筹集资金额超100亿元,和互联网慈善筹款的总额相当。
很多人会认为,都是爱心给予,无论是谁捐、怎么捐、捐给什么,不都是一样的吗?的确,从爱心的角度讲,都是做好事,是在行善,帮助人。但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公益”事业,有专门从事“公益”的组织,必须意识到“公益”有比爱心、行善、做好事更特定的内涵,从而有了更特殊的意义。简单地说,“公益”指向“公共利益”,即为了“不特定众人的利益”。进而,公益不仅是爱心,更注重行善的理念、价值观,有着对“如何向善”的方法追求。
举个例子,你见到一个受灾的人,或一个患重病没钱就医者、一个陷于困境的家庭,给他/她100元,是在给他/她一份温暖,一份希望,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这100元的价值,从你给到他/她,能达到当下的、针对这一个特定人的、帮其增加100元的支付能力。如果有1万个同样的100元,就等同于100万元的支付能力。如果旁边有另一个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人怎么办呢?唯一的可能是同样的过程再重复一遍。如果今后再有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只能期望同样的过程再次重复一遍。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爱心可能也会疲惫,而且人数多时,也很可能出现简单重复、盈缺错位、不专款专用等情况。
那么,如果有人看到灾害问题、大病医疗问题、贫困问题,致力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景而努力,他可以做什么呢?比如针对大病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有效信息减少治疗成本、尝试互助医疗保险建立成本分担机制、组织医疗社工对病患家庭指导服务、政策倡导推动关键药品进入医保、促进健康研究减少发病因素,等等……如此,同样的资金,可能从某个角度撬动问题的系统性解决,让问题处境中的人们普遍受益,我们所处的社会公共福祉得到提升。可见“公益”的机制,是可以升维发挥作用的。
为什么在当下中国的慈善生态中,普通公众不太认知公益,爱心参与时也更愿意直接针对受助人,或者更多的时候是在重大突发事件时才奉献爱心呢?除了中国公益发展的时间尚短之外,主要原因大概有三:第一,直接给受助人看得见。直接捐钱捐物给受助人,过程短,结果直接,看得见自己的钱帮到什么。第二,对公益组织不信任。每一次有关善款的负面新闻都会加深公众对公益慈善领域的信任危机。第三,不知道怎么选择公益组织。公益组织数量众多,对于不熟悉的人而言,很难知道哪个做得好,哪个可能有问题,与其给到不知就里的组织,不如投向自己同情心所见、感人的故事。
这些原因都非常真实。但如果意识到“公益”的升维作用,对于有爱心而不了解公益组织、想更有效参与而找不到可信的组织或可行的参与途径,甚至有点“公益焦虑”的普通公众,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向上升维呢?大家不妨从这样几个做法开始尝试:
第一,从故事看到背后的项目,从项目连接公益的组织。很多人第一次爱心捐赠是从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次灾害事件、一个朋友圈热点话题、一个好玩的游戏开启的,这些都没有关系,但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意某类问题的解决——比如,大病救助、减灾、减贫、公平教育,而不仅仅是满足下自己心情或随人情,那就多打开一点信息,看看这是个什么项目,或者自己关心的议题有什么公益项目?它从哪个角度去解决问题?方法过程想得明白吗?资金使用交代清楚吗?再进一步,做这个项目的是哪个组织?这个组织自己的使命感清楚吗?怎么决策、怎么监督,治理结构清晰吗?公开透明吗?此前做过些什么项目,反响怎么样?这样,就从当下故事或事件,连接到组织。找到有公益价值、有使命感、回应社会问题方法丰富的组织,是有效参与公益非常好的起步。
第二,找到自己喜欢的公益组织,持续参与。你不需要是专业的公益人,才可以推动自己关注的公益议题。但是看到公益组织很有必要。比如从一次偶然的公益行为,认识了议题背后的一个或几个公益组织,就记住它(们)。然后,日常想起来就关注下它的动向,下一次继续参与它的项目。在跟进过程中,如果感到它做得不合你想实现的愿景,或者对资金的交代不能令你放心,你可以转换支持的组织,也可以和它联系要求更多的了解。找到你欣赏和信任的组织时,就持续关注它、支持它,参与捐赠、志愿活动、社会监督、成为月捐人。背一麻袋钱撒到街头,也不如每月一元的月捐人更具有公益价值。持续深度参与,每个人都能从公益小白成为公益链条上的一环,为自己关注的议题解决作贡献。
第三,关注别人没有关注到的地方。爱心常常发于社会热点,而公益心提醒你看到被热点忽略或遮盖的地方。例如服务的公益伦理中关注“弱势中的弱势”,如灾区被报道最多的“明星灾区”捐赠物品堆积时,旁边是否有同样的受灾区还无法发声;在大家都愿意捐钱扶贫济困时,忽视了还有很多重要公益领域,例如心理关怀、人文教育、公共艺术,乃至公益行业支持。细化自己的选择,找到与自己意愿更贴切的小领域、不同的地方,也许会发现独特的意义。
第四,追求公开透明,不追求免费。有一个常见的公益误区是“零成本”偏好。如果一个组织说你的捐款100%会到受益人手里,另一个组织说捐款中20%会用于行政成本,你会立即决定捐给谁了吗?如果第一个只是依托财政资源,把捐款转入灾区、汇入财政救灾款支配了,第二个是一线救援,专业救援队深入最艰难地形开展营救,你会觉得哪一个更合成本效益呢?事实上,决定公益价值的是公益的理念、项目设计、支出合理性,公开透明地如实呈现是反映公益性的,“免费”反而并非公益特征。
第五,看到公益价值。我们接触公益,总是从“做什么事”入手的。深入了解公益,需要意识到,“是什么”“为什么”才真正定位了公益组织,也就是公益的价值观、愿景、使命。从价值层面理解公益,无论对于公众还是公益组织,可能都还需要时间。不过,意识到公益的价值维度,遇见价值观和使命感强的好组织,就不要错过了。
中国的公益现状,个人捐赠少,偶发捐赠和个人求助给予居多,不是公众缺乏爱心,而是公益生态还很初期。除了公众的公益意识养成,也对公益组织提出了更多要求:能不能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如何以公益伦理加强行业自律使公益部门再获信任,以及探索联合劝募、捐赠圈或捐赠人建议基金等方法提供可信的公众参与平台,都是公益组织要努力深耕的。
《慈善法》自2016年出台后正在修订,目的是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规范发展。在诸多因素中,“公益”观是一个核心。“公益”是不特定众人的利益,公益事业立基于愿景、使命、价值观,它犹如给爱心插上翅膀,让公众的参与可以在升维的意义上发挥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何谓公益?公益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呼吁做公益慈善事业之前需要弄清楚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明晰当下开展公益活动还面临哪些制约,又该如何加以破解,进而更好地引导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的爱心捐赠变得越来越普及。据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数据,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以来,互联网公益筹款规模从20亿元到2021年突破100亿元,8年累计达到350亿元。
不过,看一些数据,就会发现中国的善款贡献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个人捐赠总体量远不及经济发展的国际水平。与发达国家常见的个人捐赠主导不同,中国的慈善捐赠主要来自企业,占比一直超过60%;个人捐赠只占慈善捐赠总量约1/4,捐赠额约为GDP的0.05%。以美国为例比较,其慈善捐赠中近80%为个人捐赠,金额达GDP的2%。第二个特点是重大灾害应急和其他时点性的偶发捐赠多,常态性捐赠少。如2021年互联网慈善筹款总额突破100亿元,有超过35亿元是“99公益日”的贡献。三是个人求助比公益慈善筹款更容易获得资金。如网络上个人大病求助,仅水滴筹一家自2016年成立至2023年6月底,就累计为患者募集救助资金约601亿元,其2021年筹集资金额超100亿元,和互联网慈善筹款的总额相当。
很多人会认为,都是爱心给予,无论是谁捐、怎么捐、捐给什么,不都是一样的吗?的确,从爱心的角度讲,都是做好事,是在行善,帮助人。但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公益”事业,有专门从事“公益”的组织,必须意识到“公益”有比爱心、行善、做好事更特定的内涵,从而有了更特殊的意义。简单地说,“公益”指向“公共利益”,即为了“不特定众人的利益”。进而,公益不仅是爱心,更注重行善的理念、价值观,有着对“如何向善”的方法追求。
举个例子,你见到一个受灾的人,或一个患重病没钱就医者、一个陷于困境的家庭,给他/她100元,是在给他/她一份温暖,一份希望,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这100元的价值,从你给到他/她,能达到当下的、针对这一个特定人的、帮其增加100元的支付能力。如果有1万个同样的100元,就等同于100万元的支付能力。如果旁边有另一个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人怎么办呢?唯一的可能是同样的过程再重复一遍。如果今后再有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只能期望同样的过程再次重复一遍。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爱心可能也会疲惫,而且人数多时,也很可能出现简单重复、盈缺错位、不专款专用等情况。
那么,如果有人看到灾害问题、大病医疗问题、贫困问题,致力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景而努力,他可以做什么呢?比如针对大病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有效信息减少治疗成本、尝试互助医疗保险建立成本分担机制、组织医疗社工对病患家庭指导服务、政策倡导推动关键药品进入医保、促进健康研究减少发病因素,等等……如此,同样的资金,可能从某个角度撬动问题的系统性解决,让问题处境中的人们普遍受益,我们所处的社会公共福祉得到提升。可见“公益”的机制,是可以升维发挥作用的。
为什么在当下中国的慈善生态中,普通公众不太认知公益,爱心参与时也更愿意直接针对受助人,或者更多的时候是在重大突发事件时才奉献爱心呢?除了中国公益发展的时间尚短之外,主要原因大概有三:第一,直接给受助人看得见。直接捐钱捐物给受助人,过程短,结果直接,看得见自己的钱帮到什么。第二,对公益组织不信任。每一次有关善款的负面新闻都会加深公众对公益慈善领域的信任危机。第三,不知道怎么选择公益组织。公益组织数量众多,对于不熟悉的人而言,很难知道哪个做得好,哪个可能有问题,与其给到不知就里的组织,不如投向自己同情心所见、感人的故事。
这些原因都非常真实。但如果意识到“公益”的升维作用,对于有爱心而不了解公益组织、想更有效参与而找不到可信的组织或可行的参与途径,甚至有点“公益焦虑”的普通公众,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向上升维呢?大家不妨从这样几个做法开始尝试:
第一,从故事看到背后的项目,从项目连接公益的组织。很多人第一次爱心捐赠是从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次灾害事件、一个朋友圈热点话题、一个好玩的游戏开启的,这些都没有关系,但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意某类问题的解决——比如,大病救助、减灾、减贫、公平教育,而不仅仅是满足下自己心情或随人情,那就多打开一点信息,看看这是个什么项目,或者自己关心的议题有什么公益项目?它从哪个角度去解决问题?方法过程想得明白吗?资金使用交代清楚吗?再进一步,做这个项目的是哪个组织?这个组织自己的使命感清楚吗?怎么决策、怎么监督,治理结构清晰吗?公开透明吗?此前做过些什么项目,反响怎么样?这样,就从当下故事或事件,连接到组织。找到有公益价值、有使命感、回应社会问题方法丰富的组织,是有效参与公益非常好的起步。
第二,找到自己喜欢的公益组织,持续参与。你不需要是专业的公益人,才可以推动自己关注的公益议题。但是看到公益组织很有必要。比如从一次偶然的公益行为,认识了议题背后的一个或几个公益组织,就记住它(们)。然后,日常想起来就关注下它的动向,下一次继续参与它的项目。在跟进过程中,如果感到它做得不合你想实现的愿景,或者对资金的交代不能令你放心,你可以转换支持的组织,也可以和它联系要求更多的了解。找到你欣赏和信任的组织时,就持续关注它、支持它,参与捐赠、志愿活动、社会监督、成为月捐人。背一麻袋钱撒到街头,也不如每月一元的月捐人更具有公益价值。持续深度参与,每个人都能从公益小白成为公益链条上的一环,为自己关注的议题解决作贡献。
第三,关注别人没有关注到的地方。爱心常常发于社会热点,而公益心提醒你看到被热点忽略或遮盖的地方。例如服务的公益伦理中关注“弱势中的弱势”,如灾区被报道最多的“明星灾区”捐赠物品堆积时,旁边是否有同样的受灾区还无法发声;在大家都愿意捐钱扶贫济困时,忽视了还有很多重要公益领域,例如心理关怀、人文教育、公共艺术,乃至公益行业支持。细化自己的选择,找到与自己意愿更贴切的小领域、不同的地方,也许会发现独特的意义。
第四,追求公开透明,不追求免费。有一个常见的公益误区是“零成本”偏好。如果一个组织说你的捐款100%会到受益人手里,另一个组织说捐款中20%会用于行政成本,你会立即决定捐给谁了吗?如果第一个只是依托财政资源,把捐款转入灾区、汇入财政救灾款支配了,第二个是一线救援,专业救援队深入最艰难地形开展营救,你会觉得哪一个更合成本效益呢?事实上,决定公益价值的是公益的理念、项目设计、支出合理性,公开透明地如实呈现是反映公益性的,“免费”反而并非公益特征。
第五,看到公益价值。我们接触公益,总是从“做什么事”入手的。深入了解公益,需要意识到,“是什么”“为什么”才真正定位了公益组织,也就是公益的价值观、愿景、使命。从价值层面理解公益,无论对于公众还是公益组织,可能都还需要时间。不过,意识到公益的价值维度,遇见价值观和使命感强的好组织,就不要错过了。
中国的公益现状,个人捐赠少,偶发捐赠和个人求助给予居多,不是公众缺乏爱心,而是公益生态还很初期。除了公众的公益意识养成,也对公益组织提出了更多要求:能不能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如何以公益伦理加强行业自律使公益部门再获信任,以及探索联合劝募、捐赠圈或捐赠人建议基金等方法提供可信的公众参与平台,都是公益组织要努力深耕的。
《慈善法》自2016年出台后正在修订,目的是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规范发展。在诸多因素中,“公益”观是一个核心。“公益”是不特定众人的利益,公益事业立基于愿景、使命、价值观,它犹如给爱心插上翅膀,让公众的参与可以在升维的意义上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