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嫩王妃之殿下别吃我初夏的杭州傍晚,落日的余晖洒落在西湖的水面上,一群身着蓝马甲的志愿者亦成为西湖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们一手持捡垃圾的小钳子,一手拿着可降解垃圾袋,有些则举着装水的瓶子积极劝解路人灭烟……这些志愿者们来自张能庆公益服务站。
看着志愿者们,两个大学生走上前来,询问如何加入志愿者队伍。张能庆公益服务站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张能庆赶忙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解释起来。每次有人对志愿服务感兴趣,他总是很高兴。“公益其实也是要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张能庆说。
“我最开始做公益,初衷仅仅是要做好事,就是在空闲时给老人义务理理发,没想到就这样开始爱上了当志愿者。”如今,张能庆已经坚持志愿服务20余年,还带领更多人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从最初的“一把剪刀”,到现在已经开展了10余个公益项目。
“刚从老家来杭州时,我开了个理发店,一些老人家舍不得钱,有的都是等上好几个月才来剪一次。”张能庆就干脆每周抽点空,为他们义务剪头发。
“那时候印制了400张理发券,只要拿着理发券来店里,象征性给点钱就能剪一次头发。”一把剪刀、一把梳子、一张椅子,条件虽然简朴,但能够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理发的优惠和便利。
“每次给他们服务完,老人家说声谢谢,我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这也鼓励我一直继续下去。”张能庆说,专职做公益的想法开始渐渐萌生。
现在,张能庆依然坚持他的老本行,公益服务站开展的“银丝坊公益理发店”项目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这个项目每周多次进入社区,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理发,并为90岁以上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上门理发服务。
如今服务站也与时俱进,为老年人开设了更多的服务项目:帮助老年人便捷轻松使用信息化工具;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及普法宣传服务,帮助他们提防电信诈骗与金融陷阱;开展养生讲座和心理健康服务,让老年人更加健康地生活。“这些活动都深受老人喜爱,多些这方面知识,平时工作繁忙的子女也放心些。”张能庆说。
2012年,在街道的支持下,张能庆全身心地投入公益事业,成立了张能庆草根工作室,开始关注山区留守儿童,帮扶孤寡老人。
两年过后,以张能庆个人名字命名的“张能庆公益服务站”正式注册成立。服务站建立之初,人数不到10人,最早的志愿者都是他的家人和朋友。服务站以开展公益助老、助困、助学等公益服务及宣传为主,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城市清洁、慰问特殊人群等公益活动。
短短几年时间,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已聚集起超过3000名注册志愿者。“最忙的时候一天就有3场活动。”张能庆觉得,让身边人看到真善美就是成功的公益活动。
在服务站的10余支队伍中,队伍最庞大也最具特色的是将近千人的员服务队。“我们的党员服务队没有对应具体服务类型,每种志愿服务活动都有党员参与。”张能庆说。
“社会组织需要党建的引领,做公益同样需要。”对于党员服务队的志愿者而言,一场场公益服务,就是一次次组织生活。“每年的‘七一’,党支部都会开展活动,比如连续1周为老人免费理发等。”
这些年,服务站还一直在开展微爱助学项目,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建立25所爱心书屋,捐赠近60000册图书,党员志愿者更是帮助4000多位学生完成了微心愿。
“我们也一直在开展‘党建+扶贫+公益’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建与自身工作内容相结合。”张能庆说,“我们还会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合开展活动,互相学习,共同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在张能庆的带动下,女儿也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她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在公益活动一线,现在服务时长有千余个小时了。”谈起自己的女儿,张能庆十分自豪。妻子看到女儿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后,越来越懂事优秀,也渐渐接受了父女俩的公益之路。
“做公益不只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这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我们一路做志愿服务活动,一路也在感受着温暖,看到了很多的希望,我觉得这是专属于公益人的乐趣。”张能庆说,“现在已经离不开公益以及身边这群同样热爱公益的伙伴们了,未来还会继续在这条充满温暖和力量的路上,点燃更多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