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一中杀人案今天经观橙心继续为大家带来第七届(2017)CSR年度盛典上的嘉宾分享,第三位发表观点的是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赵中华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
回顾历史,最早提出CSR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霍华德鲍文先生,定义非常简单:一家好的企业不仅要为股东盈利,还要对消费者、对社区、对环境负有责任。这早已成为行业共识,如今的问题是如何让公益实践更加有效。
赵先生认为,认可公益事业的技术含量是有效公益的前提。公益事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没有人敢把孩子托付给一个未经培训的老师,也不会把官司委托给一个业务生疏的律师,但是轮到公益行业招聘用人时,很多人员委派常常轻佻随意,“拉一个专家带几个人就敢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企业不承认公益事业的技术含量。
正如汤敏先生的发言(《集合影响力:社会公益的新模式》)中所说教育扶贫是要做高质量的教育,任何一项公益都有理由追求最好,因为只有最好的才最有效。
出资人和公益从业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平等,二者是雇佣关系,更是合作关系。如果企业过高看待自己的地位或在公益工作中掺杂太多的主观意愿,后续的实施就很容易大打折扣;而公益从业者也必须要明白,不是什么钱都能收,什么条件都能应,如果执行不力就是在浪费经费,毕竟公益不等于志愿服务。
认可了公益工作的技术性,参与者的职业性就摆在了台前。有人认为公益事业的每一分钱都应该给到受益人,于是极力压缩管理费。这种态度恰恰忽视了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性,他们的酬劳本身也是支出的必要部分,项目的质量需要雇用高水平的人才来保障。以欧盟的一些项目为例,他们给公益管理组织的费用高达总支出的60%到70%,也因此保证了参与的高度投入、环环相扣。
赵先生特别强调,受益人是出资人、公益从业者的恩人,而不是被动接受对象,因为接受帮助的过程往往比我们想得更困难。经常发现很多公益扶贫会议上,被扶贫人毫无主动表达的欲求甚至根本没有资格参会,这样制定出来的计划当然出自企业、捐资人的角度,却未必如被帮助人所愿。
总结起来,本次演讲的核心是希望企业的CSR实践更加有效,赵先生将问题的关键追溯到公益参与者的态度。一方面是公益工作的专业性要得到肯定,另一方面是平等合作的理念要体现在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后者是前者的原动力,是公益成为“技术活”的必要前提。
我们不难发现,赵先生对种种“不良现象”的批评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我国的公益事业仍然欠缺完备的机制。或许头部企业已经开始熟能生巧,但整个行业尚未形成一种牢固稳定的运行规律,导致一些企业在刚开始发展CSR时无法立刻找准方位,甚至滋生不够健康的心态。这并不稀奇,毕竟任何一项市场活动都需要时间才能达到成熟。
但是问题在于,一种全行业的整体氛围的形成,从来不是只靠诸多个体“摆正心态”、纷纷自律就可以实现的。在CSR这个来自民间、属于民间力量的“战场”上,企业们更要抓紧自行发力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还在盼着一只“看得见的手”来保驾护航、正本清源。“如何使CSR实践更有效”这个宏大问题将会落到一件事如何让做公益的企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汤敏先生的“集合影响力”或许能给出部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