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仙之路女主角《映山红》作为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1973 年,傅庚辰在为电影谱写歌曲时,偶然发现了《闪闪的红星》文学剧本的第三稿中的几句歌词:“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 这几句歌词深深触动了傅庚辰,经过两天的思想斗争,他毅然决定舍掉之前写好的三首歌,改写成《映山红》。傅庚辰把歌词中的 “亲人回” 改成 “红军来”,仅用两个小时就写出了女声独唱版的《映山红 1》。
这首歌的原唱邓玉华,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女高音独唱演员。邓玉华在拿到《映山红》这首歌曲时,为了找到演唱时应有的情感,专门去植物园和美术馆观赏和了解映山红。她的努力使得这首歌在她的演绎下充满深情。
《映山红》自诞生以来,传唱多年,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它旋律优美,歌词深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悦耳动听的旋律诠释了对红军英雄的无限热爱与不舍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2009 年,《映山红》入选 100 首推荐的爱国歌曲名单。无数的人用各种方式演绎着这首经典歌曲,它一直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成为了红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之一。它见证了历史,也将继续传承下去,让后人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映山红》这首歌生动地表达出生活在黑暗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苏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日夜期盼着红军的到来,就像在黑暗中渴望黎明的曙光。“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这几句简单而深情的歌词,深刻地展现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无限热爱与期盼。他们把红军视为拯救自己的希望,相信红军的到来能够带来光明和温暖。这种期盼不仅仅是对一支军队的等待,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同时,歌曲也唱出了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在困境中,苏区人民没有屈服,他们坚定地相信红军会回来,会带领他们战胜黑暗势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革命意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歌曲《映山红》中,人们对党的爱戴之情溢于言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种情感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如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路社区书记叶鸿所说:“《映山红》这首歌中,‘盼’这个字多次出现,让我深刻体会到急切盼望的心情,而盼望的对象,正是我们亲爱的党啊。” 在疫情期间,叶鸿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敲门,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支持也体现了对党和国家的信任。草堂路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 325 人,组建党员突击队 2 支,成立临时党支部 1 个,组建防控志愿服务队 8 支,设置党员管控值守点 13 个,2 天内实现对社区 3700 户居民实施 “一封信、一张告示、一个二维码、一个登记点” 的入户摸排全覆盖。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与期盼。正如歌词中所表达的盼望之情,只要有党和国家在,我们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拥有更好明天的希望。在党的领导下,大家团结友爱、万众一心,携手并肩向着更美好的明天不断努力奋进。
在新时代,《映山红》这首歌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不仅是一首经典的红色歌曲,更是红色传承的重要载体。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人们容易变得浮躁,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使得像《映山红》这样的经典红歌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映山红》的价值更加凸显。吉安市在纪念井冈山胜利会师 95 周年之际,推出 “百万师生‘同唱一首映山红’音乐思政课”。思政课的前 30 分钟讲述 95 年前井冈山胜利会师的历史,后 15 分钟教唱红色经典歌曲《映山红》。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悟党的初心、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映山红》婉转优美的旋律、简洁动人的歌词、真挚热烈的情感,能够让青年学生了解那段峥嵘岁月,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唱响《映山红》,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有助于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仅如此,《映山红》还为浮躁、过度娱乐化的互联网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增添一股正能量。淄博市一位老人在户籍室清唱党歌《映山红》的短视频在互联网 “出圈”,微博、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的浏览量合计突破亿次。这个视频感动了每一位网友,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映山红》所蕴含的力量。
在乡村治理中,《映山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戴村镇大石盖村通过 “映山红” 计划数字信息平台,让村民们参与乡村治理数字化探索。村民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对环境卫生等项目进行评价,激发了大家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
总之,在新时代,《映山红》依然激励着人们,它代表着红色传承,为浮躁的互联网注入正能量,引导青年学生感悟党的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在乡村治理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