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口吧我们最近制作了一档节目叫《一本好书》,尝试用讲述、表演、品评、图文配合等综合手段,合成出一个尽可能生动有趣的好书推介节目,带动大众去读好书。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其中令我最欣慰的反馈是:看了节目,我真的想去看这本书。
我们为选择的书种确定了一些标准,比如它应该是各种权威书单上公推的经典,是适合大众阅读并且在今天仍能洞察社会人生、激活智慧思考的名著。能为一本好书导流,能和更多人一起读书,这种感觉就像梦想真的实现了一般妙不可言。我当然希望这个节目的观众越多越好,因为相比图书的读者数量,视频节目的观众往往会多上很多倍,但一般节目的价值跟一本好书相比,却不知低了多少倍。一个人如果不愿浪费自己的生命,如果希望获得更多精神愉悦,最好还是去读书、去读好书。
制作这档节目也有很多困难。很多年前曾经拥有影响的读书节目都已辉煌不再,这跟我们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强烈的创新需求并不匹配,这种缺席也让人深感焦虑。我们仔细分析了以往读书节目的长处和缺陷,发现以往的荐书节目大多是专家从本专业角度出发所进行的学术、技术价值的解读,比如推荐文学作品会介绍作者怎么描写人物,推荐史学著作会介绍修史背景、考据发现、编撰体例等等。而大众阅读需求则往往是一本书的内容本身。
大众阅读需要的是一本书直接的内容价值,我曾经设想把一本书中最精彩的片段读给大家听。但一本书中任何一个片段都有上下文的,所谓优美片段的朗读可能只具有语文教学意义。研发在这里进入了死胡同。后来我发现优秀的信件恰好具有适合全文读给大家听的特征,于是就先做了《见字如面》。这个节目到现在获得了超过12亿人次的收看,而它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更加坚信大众对内容价值的强烈需求。
我下决心要把一本好书演给大家看。这是视频节目天然的长处,但我要做的不是影视剧改编,我希望让大家换一种方式看原著,我希望激发大家去读原著的兴趣而不是代替人读书。所以每本书都只限定演绎其中的一部分,并在节目进行中反复提示:只要你现在已经有了阅读原著的兴趣,就应马上离开节目去看书。我们只是抛出节目这块“砖”,引出观众用心读好书这块“玉”。
很多优秀青年编剧加入我们的撰稿工作,但我们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问题。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进行独具价值的戏剧创作,只是要把原著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转换成视频节目,我们要使用大量的串讲交代书中的上下文,表演的演绎只是片段,而且不断进行着时间和空间的跳跃。这样的脚本并不符合舞台剧、影视剧的创作规律,在节目真正呈现之前,甚至连想象中自己觉得很清晰的样子也很难用语言说清。那些闪耀着独特光辉的名著,因为独特所以差异极大,一个脚本的解决方案无法用于其它脚本。好在文案的撰写过程就像和那些顶级大师神交,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脚本出来之后,各种沟通就变得容易多了。尽管预算仍旧非常有限,但艺术家们都把支持节目看作是一种责任,众多青年演员天天长在剧组,为的是能在仔细体会人物的过程中享受名著的滋养。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敬畏之心。对我而言,则是在每期节目开拍之前都会惴惴不安,担心因为自己的悟性不足糟蹋了经典。真的要感谢所有艺术家和青年演员的全情奉献,他们的精彩弥补了我的浅薄。
因为预算有限,每一本书的演绎,我们都只有两天的拍摄时间。先要像影视剧一样拍分镜,然后是带着观众合成。每集的剧本长度和台词量都接近一部电影,要想在两天之内拍完,大家又都有品质追求,工作强度可想而知。现场几百人经常是早上6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次日早上三四点,然后又是6点开始,继续工作。但我没有听到一句抱怨的声音。
我们是以分镜拍摄作为节目所需镜头的主体,带观众录制的需求,其实只是拿到段落之间的调度衔接镜头,在播出节目中使用量不足1/10。所以,我每次都不敢奢望艺术家们能给观众带来从头到尾流畅完整的现场演出。但是艺术家和全体演员永远是热情高涨,每期节目都给观众呈现出了流畅惊艳的完整演出,弄得开播之后的录制,现场总是观众多到坐不下。这都是艺术家们在录制之前花费大量时间辛苦准备的结果。
现在,这个节目刚刚开始播出,它的影响正在生成,它的缺陷和不足也可能会逐渐暴露。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认真努力过。能和一本好书相伴,真的是此生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