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00说明书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一座宝藏,需要我们去开掘,去发现,汲取其中的精华为当代服务。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时绝不可以忽略佛教文化的重要作用,甚至要从国家文化战略的角度去审视它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
要了解佛教文化,不能不了解“般若三经”,即《心经》、《金刚经》、《坛经》。讲述“般若三经”,先要讲什么是般若;讲什么是般若,则先要讲什么是佛教;讲什么是佛教,可以有诸多立场、诸多角度。
般若既是佛教思想,也是哲学思想,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思辨模式,尤其值得我们了解和关注。正是由于般若的存在,使佛教成为人类历史中几乎是唯一的一种最终并不承认“神”的宗教。
近年,中国的佛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新一代的学者,能够更客观、历史地看问题,并且随着和佛教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对佛教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再也不是简单地、粗暴地进行否定性的批判。
般若,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是根据梵语音译的佛教术语,读作bōrě,意为智慧,为三无漏学、六度之一。
般若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高僧支娄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距今已经两千年了。般若在中国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所以译经家不直接汉译为“智慧”,而以音译。
《大智度论》说:“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浅薄,是故不能称。”即我们一般人所说的智慧不能完全概括般若的内容。
佛教徒认为,般若是经由内观所产生的正见,是深刻地体验真理所得到的特殊智慧,代表了一种与常人不同的世界观;般若是解脱世间烦恼、了生死的大智慧。佛教认为,为了生活上的需要,或者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目的的智慧,是方便智。世俗的方便智是不究竟的、不完满的,甚至一般的哲学家、科学家的智慧仍然局限于方便智。
般若思想的内涵是什么?一个核心就是“假有性空”。从字面上来看,“有”和“空”是矛盾的。“有”的存在是一种假象,“性”是指它的本质,本质是“空”。“空”是什么?《中论》卷四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般若重视“缘起”。《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今天,我们不论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这四句话都是对的,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确实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缘起”是我们理解般若思想的一个重点。
“缘起”思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理解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另一方面是对人自身生命的理解。内缘起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的生命,内缘起思想展现了佛教更深刻的内容。“三世两重因果论”不仅仅是用来解释过去、现在、未来三段人生,而且要理解为在每一个生命现存的每一个阶段里也会不断地出现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强调了今世内部的因果关系,避免了机械的宿命论。
佛教还要进一步地说明“有”和“空”之间的关系,要找到一个平衡,即“中道”。“中道”是般若思想弥合自身矛盾的思辨模式,也是般若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过去,一般人对佛教概念的理解是,佛教是消极的、遁世的。大乘佛教认为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称之为堕入“恶取空”,也叫做“顽空”。如果一个人只要接触佛教之后就脱离世间,灰身灭智,那这个宗教最终将没有生命力,自身就要毁灭。所以,佛教从理论上一定要找到一种既要回到世间,又要保持自身精神胜利的方式,一定要在空与不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就是“中道”。《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也就是说,虽然本质是“空”,但是现象还是存在的;既不要执迷现象,永远认为现象是实有的;也不要认为“空”就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中道”思想,不著两边。
在空、假、中三个范畴里,原来强调的是“空”,强调的是“中道”,到了中国的高僧智顗和知礼时,认为“假”最重要,认为只有把“假”这个社会现象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地去理解“空”,才能把握“中道”。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呼叫中心ENGLISH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