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杰奥最近,一本在上海书展期间正式亮相的新书《老周望野眼》火了。老周是啥人?他是上海”建筑可阅读“大使,也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多年来,他通过行走进行上海城市历史的挖掘,尤其是街区、建筑、海派艺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微观历史。
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邀请刚刚从谢幕的衡山·和集“归来”的SMG五星体育首席编辑周力先生进行一番对话,聊聊书店和阅读,谈谈写作与记忆,分享他的城市行走,还有当下最时髦的CityWalk现象。
A周力:我已是中年人了。有时和朋友说起“文艺青年”这个词,多的是戏谑。当然,我从小热爱文学和艺术,我也不想刻意用年龄来区分人与人;所以,如果有人认为我属于“文艺青年”,或者对方认为我属于某种人群,那是他的事,我都没有意见。
A周力:这次主要是因为接受了主办方的邀请。衡山·和集是我很喜欢的一家书店,选书的品味很专业,购书环境也很好。我在这里参加过活动,也借衡山·和集的场地拍摄过视频,如果有读者还记得那个以“徐家汇”为主题的视频节目,相信会为徐家汇失去这家书店而感到惋惜。所以当主办方向我发出邀请时,我的回答是“很荣幸”。即便不邀请我上台,我也会是台下一名听众。
Q新闻晨报·周到:那天晚上书店里面似乎很热闹,对于在衡山·和集的最后一夜,你个人有何感触?
A周力:我个人的感受有两方面,一是没想到8月31日那天晚上来了那么多人。平时衡山·和集没有那么多读者,如果大家平时多来看看、帮衬一点,或许书店还可以经营下去。但或许大家都在为了生活奔忙,或许网购实在太方便了,直到书店关门时人们才想起这个地方,这很遗憾。二是来了很多年轻人。很多人说实体书已经要消亡了,看到这些年轻的同道中人,我感觉很欣慰,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人们终将知道一家有品位的书店对一个街区意味着什么,没有书店的城市或许看上去很繁华,但终究是无味的。
A周力:我读书的习惯是精读,大多数读过的书都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的,遇到特别感兴趣或读不懂的地方,会一读再读。所以我读过的书数量不算多,读书速度也不快。这纯属我个人的习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程度不同,我的经验未必适合别人,所以我很少给人开书单什么的,读书最重要的是坐下来,读起来,进入读书的状态。读书是一门苦差事,如果只读自己喜欢的内容,那是不够的。
我喜欢几乎所有上海的书店,平时去得较多的是福州路的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和外文书店——逛福州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另外就是思南书局、皋兰路的朵云书店诗歌店和淮海中路的上海香港三联书店。因为我是老卢湾,对这几家书店有一种街里街坊的感情。
Q新闻晨报·周到:聊聊新书,我们看到你的新书在这次上海书展期间亮相,书名《老周望野眼》很有意思,在沪语当中,望野眼代表了什么?
A周力:这是我的第二本书,我2021年写过一本《敢为人先:上海体育》,这可以看作“我作为一名职业的体育记者对自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望野眼”这个词,我的理解是是分心走神的意思。我的职业是体育记者,但我对上海的历史文化有兴趣,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但我想一个人总有业余时间。我把别人喝茶聊天打牌玩手机的时间用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望野眼”吧。
2023上海书展《老周望野眼》新书发布暨分享会,周力与嘉宾汤惟杰老师对谈
Q新闻晨报·周到:人到中年之后开始回忆,这本书其实是你多年来对上海这座城市细微的观察。
A周力:很多人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回忆是属于中老年人的,其实不然。普鲁斯特(法国小说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三十五岁吧?我从四十几岁才开始关注上海的历史文化,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很多人和事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留住一些东西,让后人在回首这段历史时,有一些线年,周力在俄罗斯世界杯主赛场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
说到“细致入微的观察”,我要感谢自己在东方电视台体育部及五星体育工作过程当中老师们的专业教导。体育新闻报道对细节是最关注的,往往最不起眼的一些“点”决定了比赛的成败,也决定了报道的张力。我参加过多次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国际大赛的采访,让我有机会观察国际上很多媒体同行是怎么工作的,我把体育新闻报道的一些经验用在了研究上海历史文化上,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丰富的细节呈现,或许这是我的一点独特之处吧。
我2008年从原来居住的浦东搬到从小长大的老卢湾居住,离开“故土”多年,我深深感受到其变化之大。我开始在社交媒体用文字和照片分享一些感受。2015年国庆长假,我和上海电台的前辈徐冰及好友骆也舟等在淡水路喝咖啡,徐冰老师提醒我:“这家咖啡店隔壁的老房子,丁玲、胡也频、沈从文曾经住过。”我们到老房子进行了一番探访,自然有一些感慨。当时,另一位同行前辈郑健老师(网名畸笔叟)开了公众号,有很好的流量,他也鼓励我尝试自媒体写作,于是我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
说到“坚持”,我不认为需要坚持什么,首先我喜欢做这件事,只要有空就会写作,可能别人认为是任务,我甘之如饴。其次我做事不喜欢浅尝辄止,既然做了,就要对标我自己内心认可的一个标准,全力做好。做公众号如此,做其他事同样如此。
·周到:出书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出版体验过程,你后面还会继续出书吗?A周力:
我开公众号并没有著书立说的想法,原来只想和朋友做一些小范围的分享。后来确实读者很多,也有了些所谓的“流量”。书能出版,要感谢上海大学出版社的垂青,更要感谢责任编辑陈强老师细致而专业的工作。他主动找到我,和我谈谈他对书的看法,第一次见面他就拿出一份目录,把我所有写过的文章进行了分类,这让我很感动。我是业余写作,没有太多时间。陈强老师帮我承担了很多工作,他是复旦大学古籍所研究生出身,对上海的历史文化也很有感情,没有他,这本书不可能和读者见面。
后续我肯定会有新的作品和读者见面。我的一大业余爱好是评弹,我写了很多和评弹历史文化有关的文章,这些文字我一定会想办法结集出版。另外还有一本关于上海街区历史人文的书,争取在一到两年内和读者见面。
·周到:这些年你一直在进行自己的城市行走,在行走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A周力:
·周到:今年暑期来沪的外地游客很多,作为上海“建筑可阅读”大使,你觉得上海最值得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有哪些?A周力:
因为每个人的诉求不一样,所以我很难做什么推荐。我只想说:如果是第一次来上海,那么外滩、陆家嘴、东方明珠、南京路、豫园、衡复等这些地方,是值得走一走、打个卡的。如果来上海次数多了,不妨多和上海人交交朋友,彼此敞开心扉。我们会把自己的“私人线路”分享给你,到时候,你一定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