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蒲湖新语】从《长安三万里》看文化“两创”:沉浸感受大唐气象唤起文化情感共鸣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17 4:38:07 | 【字体:小 大】 |
人在囧途之秦囧最近,一部口碑在网络大爆的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点燃了暑期档。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为观众缓缓铺开大唐历史风云录和文化群星谱——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李白高适到张旭吴道子,那些在中国文化史上灿若星辰的名字,变得立体而又近切。
上学时答语文考卷,“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类问题,出场率近乎“全勤”。你只能从诗词有限的字眼里,根据诗人留在历史中的“固有印象”,作答出“标准答案”:李诗通常天马行空、清奇俊逸,杜诗大抵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苏词在豪迈洒脱中呈现旷达胸襟,辛词在慷慨壮阔中表达报国赤诚。
昔日文人的性格情怀也好,今日我们对文化的再现和还原也好,都不会只有一面。古代的文化明星不会带着一张固定脸谱行走,盛唐“头号网红”李白除“诗仙”外,也有“剑侠”“酒仙”甚至“赘婿”多重人设。优秀古典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同样需要新的载体,赋予新的内涵,多维度、多层次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契合新时代的需求。
在如今网络数字时代,在高水准视听技术的加持下,能够让我们实现历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参与。当有一天你恍然走进这些昔日“文坛大咖”的生活场景,你会理解写下流传千古诗句的他们,曾经历过怎样的人生际遇。那些字字珠玑的清雅和瑰丽背后,也曾有怀才不遇的寂寥落寞和报国无门的黍离之悲。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血脉和灵魂,是支撑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精神源泉,需要代代传承、薪火永续。而文化“两创”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之一,就是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学习、热爱、承袭经典文化。对电影院里的孩子们而言,这是一堂无比生动的语文课、历史课。如同与这些古代“文化顶流”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会面,那些文学常识和历史事件变得不那么生硬与晦涩,更容易接受、吸收,成为比“死记硬背”更加牢固的人生记忆。当听到孩子们在影院里自然而然地轻声诵读出那些千古绝句时,你不会责怪他们影响了你的观影体验,而是会知道他们在那一刻,于内心里燃起了对经典诗词的自豪和热爱,点亮了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和求索。
今年,《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完结,继续用舞台剧的形式为观众还原文化经典创作的始末;五一期间,滕王阁、岳阳楼等景区,游客只要背诵《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即能免费参观。不同的形式和方式,都以最大的诚意唤起我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共鸣,激活我们身体内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记忆。对于文化传播工作而言,如果能够在充分尊重、还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创作出符合新时代观众审美、迎合当下观众欣赏习惯的文化产品,或者以更具有互动性的方式,让群众亲身参与文化、享受文化,都将为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开辟新路径,打通快车道。
原标题:《【蒲湖新语】从《长安三万里》看文化“两创”:沉浸感受大唐气象,唤起文化情感共鸣》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