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默网xvt9说起江南小镇沙家浜,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上世纪50年代的沪剧《芦荡火种》,想起六七十年代的京剧《沙家浜》,又想起刚刚播完的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半个世纪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水乡小镇,一片在江南人司空见惯的芦荡湖泊,因为一段抗日的历史,以及演绎这段历史的一出戏,这个无名小镇有了名,这片平常水乡得
大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沙家浜的,没有人不知道阿庆嫂、郭建光这些名扬四海的戏剧人物,能哼上几个唱段的人更是不在少数。如今这种文化的魅力,已经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些近年来建成的景点,如“阿庆嫂生态园”、“沙家浜影视城”,在给沙家浜人带来巨额收入的同时,也让人们体验到红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据统计,沙家浜每年仅旅游门票收入一项就达几千万元,成为沙家浜镇的经济支柱。
细细想来,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在太行山、在晋察冀、在辽阔中原、在东北,在所有燃烧抗日战火的地方,像沙家浜这样的抗日堡垒,甚至比沙家浜更具可歌可泣故事的农家村落,可以说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但是,它们却仅仅留存于历史的档案里,没有像沙家浜那样成为弘扬革命历史的“经典”,没有像沙家浜那样成为妇孺皆知的故事。原因就在于沙家浜以文化的神奇力量给社会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成为千万个抗日堡垒的典型代表,以艺术的力量在革命历史上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一出戏、一件艺术作品,激活一方水土、带动一方经济、成就一种文化的范例,近年来可以说不胜枚举。离沙家浜不过百里的周庄,旅游收入已连续多年超亿元大关。在苏南,与周庄媲美的文化古镇虽不在少数,但旅游收入却只能望周庄而兴叹。去年底,笔者驻足周庄,曾问及一老者:周庄何时起这般热闹?老人回答:打从上海的陈逸飞画了咱们的双桥。老人所说,是指画家陈逸飞上世纪70年代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的油画名作《故乡的回忆》。此画在美国展出时获奖并被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资收藏。1979年访美时,哈默将此画赠给他,并说这是中国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几经媒体推介,周庄古桥便成为旅游热点,由此便带动了整个周庄的旅游。如今,游览江南古镇,周庄已经被作为首选。
如周庄般因文化作品扩大名声者,还有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少林寺虽是名寺古刹,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却访者寥寥,老墙枯树,斑驳残旧。但自从有了电影《少林寺》以后,当地政府花钱予以整修,少林寺遂成为中原第一名胜,年年游者如织,连外国政要也登门拜访。如今,少林的“洋弟子”已遍及欧美,“少林旋风”更是吹遍世界。去年,“少林寺”作为品牌已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临近的洛阳龙门石窟、开封的大相国寺、安阳的殷墟遗址,其悠久的历史虽更胜一筹,但如今却比不上少林寺在世人眼中玩得热闹。
由此看来,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如今市场竞争的时代,它的作用举足轻重,不论在国内国外,概莫能外。“软实力”的内涵,既包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包括对革命历史文化的开拓和发现,还包括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正基于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软实力”在逐渐增强。据报载,以学习汉语和弘扬汉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确实在迅速提升,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必须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也确实认识到,没有与我们的大国地位相称的“软实力”,即使经济发展了,人民很富足了,我们的GDP也实实在在地上去了,但在复杂而残酷的国际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也是
困难的。所以,提高和增强“软实力”,已成为我国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文化战略。
倡导在全国开展“红色旅游”活动,这既是对地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也不失为扶助革命老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文化魅力的发现是一种智慧,对文化力量的运用是一种能力,发现和用好文化这一“软实力”,将使我们受益无穷。
新时代新征程,数字中国建设更要持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数字化发展道路,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