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体育场中,公园里,广场上……一个个矫健的身影释放着运动激情,这是绿城南宁全民健身火热开展的生动写照。
赛场上,南宁健儿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运动员奋勇向前,而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将为竞技体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竞技体育实力的展现。
如今,体育赛事走进了商圈、景区和街区,体育与旅游、商业等领域融合,擦出了别样的火花,带动了消费增长。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建设体育强市的征程中,南宁市实现群众体育在全区示范、竞技体育在全区领跑、体育产业在全区领先目标。
在教练员“强将”和运动员“尖子”工程的推动下,我市体育人才不断涌现;体教融合不断深化,体育与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越来越多的体育苗子从校园走上竞技场;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的揭牌,标志着一个新的体坛明星“摇篮”就此诞生……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体育强市的核心指标,南宁竞技体育坚持强基固本赋能,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来自南宁的运动员陆锋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荣获第八名佳绩。陆锋不仅代表了南宁体育健儿的卓越水平,也彰显了我市竞技体育的强劲实力。然而,南宁体育之星的高光时刻不仅于此——蹼泳运动员许艺川在世界大赛上摘金不断,田径运动员曾克理打破男子100米全国青年纪录,韦筱圆助力中国女子体操队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南宁籍运动员参加国际体育比赛获金牌38枚、银牌19枚、铜牌18枚;参加全国体育比赛,获金牌138枚、银牌114枚、铜牌102枚。
南宁体育健儿近年来在大型运动会上也大放异彩。南宁市代表团在2023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表现突出,一举夺得了38枚金牌、27枚银牌和32枚铜牌,同时有2名运动员在5次比赛中刷新了4项世界青年纪录。在2022年举行的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中,我市1720名运动员参与了全部31个竞技体育项目和18个群众体育项目,共摘得280枚金牌、191枚银牌、194枚铜牌,团体总分12392分,以压倒性优势囊括了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
今年,黄格、谢宝霆、林泓涛、卢玥希等一批来自南宁的足球小将入选各年龄段男女“国字号”选拔队,这是南宁体教融合在绿茵场结出的硕果。
我市持续推动体教融合,实现体育与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完成体育项目“3126”布局,目前拥有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37所、排球特色学校5所、足球特色学校和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48所,广西体育特色示范学校5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15所。南宁市被命名为“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市”,青秀区、兴宁区、马山县被命名为“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县(市、区)”。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获命名广西体操、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小高地,南宁吴数德举重学校和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分别获命名广西举重项目、攀岩项目后备人才小高地。
今年9月23日,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正式揭牌。该校区预计开设18个中专教学班、15个初中教学班、24个小学教学班以及10个幼儿园教学班,涵盖了18个奥运项目和3个非奥运项目。其总招生规模将达到2915人,采用学习、训练、食宿“三集中”的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体育运动学校。
2024年南宁冬泳邕江活动的精彩还历历在目,马拉松的热潮又将席卷而来。南宁的群众体育事业通过持续举办一系列深受市民喜爱的赛事活动,让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如火般炙热。
一直以来,我市组织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为市民搭建各式各样展示体育技能的平台,营造出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据统计,我市每年举办的元旦冬泳邕江活动、南宁龙舟公开赛、南宁马拉松比赛暨南宁解放日长跑活动等覆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500项次以上,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保持在46%以上。除了举办传统南宁品牌赛事,我市还积极推进棒垒球、腰旗橄榄球、飞盘、匹克球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打造更多集竞技、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等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场景,为市民提供更健康、更丰富的运动体验。
邕江两岸有健身场地,休闲公园体育项目多;全民健身热火朝天,各类体育赛事接踵而至;“健身去哪儿”不再犯愁,“如何健好身”有了专业的指导……为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南宁市通过建场地、办赛事、强服务等措施,出实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群众体育运动。
我市持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目前建成狮山公园体育公园、花卉公园体育公园、北投体育公园等8个体育公园,建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90余个。数据显示,至2023年底,南宁市体育场地总面积为2249.100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52平方米,体育场地总数量为37571个。
在群众健身热情不断升温、健身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南宁市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体卫融合,开展国民体质测试、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健康知识课堂进校园活动等,为市民群众提供科学、专业的健身指导服务。此外,健全和壮大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目前全市共有单项体育协会、单项俱乐部400多个。
大型体育赛事接踵而至、体育与多领域深度融合、新兴项目频繁“出圈”,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三个效应”愈发明显。
“乘数效应”——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世界体操锦标赛、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及体育赛事在南宁的举行,有力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能级、拉动了经济发展,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了消费的“能量”和经济的“增量”。
“融合效应”——我市体育部门积极推动体育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体育赛事走进乡村、商圈,体育引流搭台、文旅项目唱戏,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和各地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
“带动效应”——当前,冲浪、桨板、飞盘、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逐渐在南宁兴起,新的运动项目备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持续深化“体育+”产业融合,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南宁市体育部门联合文广旅、商务等部门承办由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迎学青会“青春飞扬 激情活力”文体旅商促消费活动,开展“乐购广西·桂品大集”、迎学青会“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活动,发布促消费系列政策、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内容,进一步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2023年南宁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达3182.27元。
在加强体育发展保障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策略推动下,体育行业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了稳定增长。我市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立了服务业重点企业联络库,并实施了“一企一策”方针。体育及相关部门积极走访和加强政策宣传,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减税、降费、减租等优惠,助力企业解决困难。同时,扶持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壮大,目前体育行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0家。
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培育如今也显现出成效。2023年,在南宁召开的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我市6个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亮相,获得广泛好评;年内12个项目获评国家级、自治区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全市体育产业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级品牌称号35项,自治区级品牌称号60项。
11月23日,南宁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盛大开幕。这场每四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将成为展示推广绿城南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舞台,邕城人民将共同书写全民参与、团结友谊、燃烧激情、放飞梦想、昂扬奋进的建设体育强市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