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王朝之替身王妃十堰市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之滨,拥有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张亮丽名片2018年底,十堰市入选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名单。近年来,十堰市在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同时,加快抢占水经济发展新赛道,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建成践行“两山”理念的标杆、探索“两山”实践的样板、创新“两山”模式的典范,全力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依托丹江口库区天然好水这一“金字招牌”,一批国内绿色食品饮料类品牌企业纷至沓来。2024年,丹江口本土涉水企业也有了零的突破,在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3条天然饮用水生产线火力全开。
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燕:我们一个小时就是36000瓶,就相当于你眨一下眼睛,我们10瓶水就出来了。
总投资12亿的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拥有“武当山”、“丹江天骄”等系列天然饮用水、矿泉水品牌,全部达产后,年销售额达100亿左右,税收近10亿左右,提供就业岗位500人以上。
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燕:2023年的2月选址规划,然后到2023年的10月基本建成,11月正式投产。所有的手续一路绿灯,以最快的速度达成我们这个目标。
如果只是单单看中丹江口的水,这并不稀奇。北京一家食品饮料企业也是因水而来,更是因水而兴,把丹江口漫山遍野的30万亩柑橘和周边县市的茶叶作为原料加工新产品,推向市场。
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有限公司总经理 尹海勇:我们从2023年2月份开始开工建设,到2023年11月底建成投产,完成了1.2万吨的鲜橘的榨汁任务,实现了当年的产值3500万。
十堰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局长 陈少斌:2024年一轻食品(丹江口)公司托底收购,柑橘销售价格是2023年的两倍,均价达1.5元/斤,全市37万吨柑橘直接销售收入11.1亿元,2.8万户橘农仅柑橘一项人均增收 8400元。
一库好水激活百业兴,以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为起点,十堰市加快抢占水经济发展新赛道,将传统渔业生产从库区大水面养殖,转为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设施渔业新模式。在丹江口市龙山镇土台村,100个陆基圆池容纳1.3万立方米养殖用水,每天仅添加100立方米水,就能满足不同鱼种的需求。
十堰市丹江口实博兴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厚勇:我们设施养鱼采取了四级沉淀和鱼菜共生等环保措施,养殖用水实现内循环,做到再利用、零排放。这样既能养鲈鱼、胖头鱼,还能种菜,更能养高经济价值的马口鱼,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在郧阳区谭山镇,总投资30亿元的汉江鲟鱼谷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全部建成。160个直径20米的陆基圆池,养殖鲟鱼超过7万尾。
湖北汉江鲟鱼谷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季卓然:我们第一次投放鲟鱼是在2022年底,现在经过两年生长,已经长到大概有1米多长、40斤重,最终形成鱼子酱产品,产值可达到13亿元。
在十堰市,100多个各类设施渔业养殖基地,规模达到204万立方米,水产品产量恢复并超过了禁捕前的水平,成功走出了一条山区保水护水和兴渔富民协同发展的新路。依托渔业的兴盛,大量优质的丹江鲌、鲢鱼等鱼类,经过精深加工,远销国外,身价倍增。
湖北博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程:我们这个车间有6000多个平方,里面有280多个工人,全天加工基本上在8到10万斤的样子。像我们加工这一块,有了丹江鲌引领,我们还带动了湖北省水产养殖业和我们加工业的发展。
锚定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2024年,十堰市重点落实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禽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突破发展等七大任务。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 王锋:2024年,新发展设施渔业52万立方米,创建全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骨干基地2家,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
与此同时,十堰市发展市级龙头企业6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297个,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产值达到898.5亿元。在十堰市,好水成为“经济活水”,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 王锋:2025年我们将持续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以生态环保项目实施为平台,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绿色低碳农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