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背影英文版沙漠浩瀚、戈壁苍茫、绿洲葱郁、草原广袤、雪山逶迤、湖泊湛蓝……如果没有亲眼看过,恐怕再疯狂的画家也不敢将这些天差地别的色彩放在同一幅画作当中。可在新疆哈密,这“冰火”交融的盛景在几天间便能令你全方位体验。
新疆哈密,地跨天山南北,北有以森林、草原、湿地、戈壁为代表的东天山景区、巴里坤古城景区和伊吾胡杨林生态园景区,南部有以戈壁荒漠、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为代表的哈密雅丹和哈密贡瓜园景区,融南北疆风光于一地,被誉为“大美新疆”的缩影。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哈密市不断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构建“全域布局、全业支撑、全民参与、全层服务”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哈密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学兵表示,哈密位于整个新疆最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和新疆离内地庞大旅游市场最近的城市,具有先天的交通优势。近年来,当地着力改善其通往疆内及其他各省市的交通大环境。去年7月,连接的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京新高速正式开通。至此,哈密已有包含连霍、京新在内的两条连接哈密与周边各省的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高铁线路,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旅客运力。同时,哈密还开通了到北京、上海、成都、郑州、济南的旅游航线,通过陆路和航空,将哈密和各省市连接起来,使游客们能够更便捷地来此地旅游。仅2017年,哈密市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投入已达3.5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9.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44亿元。
区位和交通优势是发展旅游的前提,而真正让哈密下决心发展全域旅游的“底气”则在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哈密市自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齐全。作为“哈密的名片”,哈密瓜早已享誉国内外;东天山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哈密鸣沙山则是全国四大鸣沙山之一;哈密大海道面积4000平方公里,其雅丹地貌是世界雅丹的典范和精华;建于1750年的哈密王府王墓,集汉、满、蒙和维吾尔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象征、是著名的新疆古代宫廷建筑;巴里坤则是新疆汉文化的发源地,巴里坤古城是新疆历史文化名城、巴里坤草原是新疆三大草原之一;伊吾胡杨林是世界三大胡杨林中年代最古老、面积最集中、造型最奇特的原始胡杨林。
今年以来,哈密旅游大力拓展“东天山风情游、哈密贡瓜园农业观光和民俗游、哈密回王历史文化游、哈密雅丹观光探险游、巴里坤古城文化草原风光游、伊吾胡杨生态游”等六大重点旅游产品,形成了集观光休闲、民俗体验、自驾探险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全市现有旅游景区(点)40余个,其中A级景区14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5家,2A级景区3家。S级滑雪场2家。星级宾馆12家,其中四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宾馆6家,二星级宾馆3家,星级宾馆床位2474张。全市社会酒店410家,有效床位11000余张。全市农家乐6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33家。旅行社15家。
2017年,哈密市已编制了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专项规划,将旅游发展同脱贫攻坚、定居兴牧、安居富民、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据哈密市当地部门介绍,为全面推进全域布局,实现旅游产品全域覆盖,哈密市未来还将加快推进各精品景区和旅游品牌建设,包括推进巴里坤古城景区和伊吾县胡杨林生态园景区创5A级景区、启动哈密雅丹—翼龙地质遗迹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工作、推进哈密东天山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哈密回王历史文化体验区、推动五堡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等、大力推进自驾游、冰雪旅游等。
据统计,2018年,哈密市计划接待游客数875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消费25.5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7月底,完成接待游客445.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9%,旅游消费12.97亿元,同比增长24.98%。
未来,哈密市还将继续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变革旅游发展模式,推动哈密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哈密旅游新形象。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