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塑身衣“大姐,你做公益,需要管理费吗?”这不仅是一句搞笑的话,相信很多公益人都有过这样的疑惑。甚至,管理费相当于“抽水”,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在人治的古代社会,人们相信个人道德的力量。做公益的人应该是圣人洁身自好,这样才能得到信任,接受并给予捐赠,但这并不科学,也不永久。现代社会尊重制度保障,通过建立有组织、专业化的公益组织,可以让公益活动更加持久、高效。但是,公益组织的运作必然有管理成本,需要钱来维持正常运转。
业内人士曾有过一个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如果公益是一种产品,那么机构就像企业,其产品在有效监管和品牌认知下,必然有高收益、高质量和众多受益者;而个人没有这样的优势,产品出了问题,追责会更难。
“做公益就应该拿低工资,因为这是大家的慈善。如果你想赚钱,为什么不去企业?”人们在理解管理费的时候,往往会把矛头指向员工的工资。
事实上,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实规定了公益类从业人员的工资,即“限高”——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两倍。
但矛盾依然广泛存在:业内人士不断呼吁高薪,每当出现这样的新闻,评论中就会出现开头的问题。
那么,公益员工的待遇能好吗?王曾多次详细解释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公益组织作为专门机构,在世界很多地方高薪聘请专业人士参与管理,以保证其专业高效的运作。只有吸引高薪人才,公益组织才能更好地发展。
对此,业内提到最多的是,国外很多公益组织的高管薪酬超过了企业。“管理公益组织也是众多管理任务之一,甚至比管理企业还要复杂。”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不提高薪,一些认为员工应该低薪的观点也是完全错误的。
“什么?我捐了钱,你拿去赚钱了?”对于这样的问题,某基金会的负责人曾经问过“那你是不是想看到钱放在账上,却跑不过CPI,最终缩水?”
事实上,《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了基金会可以保值增值,但对于如何保值增值仍然没有明确的规范。
“所以不要认为慈善机构做投资就是在做坏事。如果要质疑他们,也要质疑他们的投资决策是否公开,收益是否透明。”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早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与国外慈善机构相比,我们的机构恰恰在增值保值方面有所欠缺。一方面,他们缺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他们关心舆论。
“为了基金会,你把大家的钱都记在账上。如果缩水了,那你的不作为就是对捐赠者的不负责任。相反,只有捐款增值了,你才对捐款人负全责。”王说,在增值和增值活动中,目前最缺的可能不是人才,而是观念的转变。
“我去看看谁需要帮助。我直接给对方,不经过中间程序,风险小,捐款不打折。”在今年的诸多质疑事件中,不少网友表达了这样的想法。那么这种直接捐赠是不是最好最透明的呢?
对于这种说法,业内人士经常用一些过往的例子来解释:需要帮助的人在媒体报道后直接捐款捐物,但随后就引发了问题,比如捐款过多,导致对方不再自己努力,导致家庭矛盾...今年的例子是,某个家庭收到了直接捐款,孩子去世后,剩下的捐款去了很多捐款人,让家庭不堪重负。
“发生这样的事情,会打击捐赠人的公益热情。但如果当时是通过某机构捐赠的,该机构会掌握该笔捐赠的用途,并根据法律法规对捐赠信息进行公示和披露,让捐赠人了解情况,避免出现上述情况。王认为,直接捐赠作为一种个人慈善意愿,应该得到尊重,但更科学、更现代的慈善实践方式应该得到提倡。
“不捐钱给国内,就得去国外撒钱。这是哪个节目?”无论是对陈光标的质疑,还是对“中非希望工程”的质疑,都有这样的声音不断涌现,并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事实上,无论是在相关法律中,还是在现代慈善理念中,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与自愿捐赠原则一样至高无上。当然,这种捐赠意愿要符合慈善机构的宗旨和原则。
比如,当你通过慈善机构进行捐赠时,你可以根据慈善机构的目的指定特定的接受者,慈善机构会根据你的意愿安排捐赠的去向。保证这个过程的是捐赠协议。
“让别人给谁捐,按一定方向捐。这是任何人都没有的权利。只能说是道德绑架。”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