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男坊19楼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繁华的东山大道346号底商,有一家特殊的“超市”,200多平方米的空间不算很大,粮油、衣物、家电却样样齐全。可在这里有钱却买不来东西,必须刷卡,这张卡就是“爱心卡”。这个特殊的超市就是宜昌市慈善扶贫中心超市。该超市是宜昌市级慈善公益服务平台,线上众筹,线下运营,常年接收爱心捐赠,超市的“专属服务人群”就是城乡困难群众。
“实施精准帮扶,每一分钱都该用在最困难群众身上。”宜昌市民政局局长文媛说。但在扶贫工作中他们发现,一方面,“供需”不对称,由于个性化需求差异,慰问品未必是群众最需要的;另一方面,政府扶贫投入和实际需要还有差距,亟待社会力量参与。与此同时,由于相关机制不完善,各方的帮扶投入呈现“各炒一盘菜,各办一桌席”局面,未能有效整合。
为此,宜昌市民政局按照“互联网+公益”的思路,于2017年首先在国家级贫困县兴山县推动运用慈善众筹模式支持脱贫攻坚试点,之后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该模式已发展为以“慈善众筹、上下联动、精准对接、应需服务”为内容的社会互助、万众帮困的慈善公益大平台,让丰富的社会资源在脱贫攻坚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线上网络平台”就是市、县两级慈善在线捐助平台,集帮扶需求、爱心捐赠、爱心动态、众筹项目等功能于一体,及时搜集贫困地区以及贫困群众的需求信息,并动员社会成员适需自愿捐助资金和物资,实现精准帮扶。“线下服务平台”即在市级层面建设慈善扶贫中心超市,并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捐赠物资接收点、以固定仓库为依托的捐赠物资集散中心、以县级慈善扶贫超市为依托的捐赠物资中转站,形成慈善众筹社会资源对接扶贫的物流链。目前,兴山、长阳、五峰、秭归均已设立县级慈善扶贫超市。市、县两级慈善扶贫超市均为困难群众统一发放“爱心扶贫超市卡”,每年定额充值。“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把募集的物资直接配送到村,设立村级慈善扶贫超市,再精准配送给贫困户。同时,探索贫困户参与公益劳动,用劳动积分换取商品的机制,扶贫又扶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宜昌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余长虹告诉记者。
8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古夫镇的兴山县爱心扶贫众筹中心(慈善扶贫超市)。这里是宜昌市首个慈善扶贫众筹项目,志愿者正忙着上网发布帮扶需求,并公布捐款账号和地址。这些需求一部分是帮扶干部入户走访搜集到的,一部分是贫困户拨打热线电话申请或在网站留言整理的。在另一侧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是分门别类、琳琅满目的日用品,都是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衣物类每件2元-5元,日常生活用品类每件10元-15元,100元以上的物资按不超过原价的30%定价,书籍均免费,所有商品都在百元以内。”兴山县慈善协会秘书长向元海说。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在网上发布贫困户帮扶需求10386条,募集衣物及日用品6.38万件,累计发放物资3.7万多件折合177万余元,惠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00户、25885人。
8月2日上午9点,宜昌市慈善扶贫中心超市刚开门不久,就迎来了当天的首批捐赠物。中国国旅(宜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一行在常务副总经理杨光的带领下,将一车扶贫物资交到超市。杨光告诉记者,他是7月31日通过市慈善总会网站得知募捐信息的,短短2天,就收到50多名员工捐赠的623件物资。
据文媛介绍,慈善众筹活动让宜昌市社会扶贫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依托政府力量开展每年一次的精准扶贫“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和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社会组织以及广大社会成员捐款捐物,两年来直接筹集社会扶贫款物达1.5亿多元。运用线上速度和个性化优势,及时搜集需求信息,建立社会资源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两年来先后汇聚4.8亿多元款物。开展“点对点”慈善专项众筹。先后组织开展了“情暖农村留守儿童”“情暖大病群众”“情暖在乡老兵”等17个专项慈善众筹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汇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氛围和气场,让“民政作为、慈善担当”得到了叠加释放效应。
为把汇聚的社会资源用到全市脱贫攻坚的节骨眼上,宜昌市民政局打通慈善众筹对接脱贫攻坚的快捷通道。2017年以来,市民政局安排和引导1.5亿多元的慈善款物投向兴山、秭归、长阳、五峰4个贫困县,支持4个贫困县的整体脱贫攻坚工作;开辟慈善众筹款物从市到县、从县到户的绿色通道,将1.3亿多元资金和28万多件各类生活物品直接配送到全市8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他们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困难。
“2019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慈善众筹服务,汇聚更多社会资源,助力全市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文媛信心满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