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的新娘发型等领域,技术创新正不断拓宽“科技向善”的边界,促使公益行业与公众发生海量连接。
不过,反观公益慈善数字化的“B面”,根据腾讯研究院《2021公益数字研究报告》,虽然近七成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对于数字化有迫切需求,但其中46%的负责人直言仍未破解“如何做数字化”的难题。面对人才、资金、产品等多方掣肘,公益数字化转型“阵痛”难免。如何实现数字化发展,缓解和破解疼痛,成为公益生态圈内的新命题。
“截止到11月15日,我们的银行流水8700条,收2200条,支出6700条,这意味着我们有两千多个票据要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票据出错,以及项目合作方不理解公益逻辑,开票‘难’等等问题。我们的一个员工在广东扶贫济困日的一个礼拜什么都没干,就在那里开票。”11月18日,深圳市龙华区慈善会合作发展部部长施楠在“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聚合跨界力量·驱动公益慈善数字化转型”技术公益论坛上介绍了慈善会对公益数字化的需求。
对于龙华区慈善会而言,施楠所说只是从财务角度而言开取票据方面的一个案例,是慈善会在钱款捐赠流程、物资捐赠流程、业务分析展示三方面迫切需求的一个小点。实际上,公益的数字化需求和面临困境远不止于此。
张强是深圳市图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NGO2.0)执行主任,和技术公益“死磕”13年。他分析称,公益数字化包含三个方面:公益组织的数字化、公益传播的数字化和公益产品的数字化。而前两者都属于较为基础的第一阶段,公益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则是进阶阶段。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情况来看,在公益数字化的众多场景中,传播管理和筹款管理做得相对较好,而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协作管理、数据管理、舆情管理等属于“深水区”的其他数字化场景上还远远不够。
首先是数字化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从政策法规层面而言,整个公益行业体系都是不完善的,具体到公益数字化层面更甚。”其次是培训资源匮乏,第三是负责人认知不到位。在这一点上,张强直言:“公益组织的数字化是‘一把手工程’,根据不少基层人员的反馈,很多时候反而是领导不批数字化的预算,这也直接导致了另外一条原因,即对公益数字化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提高领导和‘一把手’的数字化认知很重要。”
第四是数字化需求表达不精准。“一方面大家对数字化的理解和定位千差万别,另一方面,行业里很多共性需求没有精准汇聚到一个渠道里,大家的表达往往是单线的。”关于这一点,记者注意到,在此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八次调研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公益组织在业务发展受阻且有数字化意愿时,往往难以准确的将痛点描述清楚,而需求模糊又直接造成了开发上的资源浪费。第五是公益数字化供需不匹配,超过90万家社会组织,即便是公益组织也数万家,但是提供公益数字化产品的供应商却不过百家,想实现精准匹配并不容易。此外,还有行业基础数据不完备、公益组织之间差异大,人才供给不充足、主体之间协同不够的难题。
“公益组织的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数字技术能为公益行业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持续供能,借助数字化,让公益的专业成熟度、项目敏捷性和公众信任度形成闭环,非常重要。”张强说道。
公益组织的痛点是公益数字化的起点,而所谓借助数字化,即NGO2.0常说的“借船出海”。张强直言:“我们鼓励大家造船,但是我们更鼓励大家借船。公益组织和公益行业要学会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互联网工具给自己赋能、给行业赋能、给服务对象赋能,提高组织内部的运营效率,增加组织之间相互协助,最终资源整合,实现行业使命。”
“借船出海”以此达到公益数字化,无疑需要作为需求方的公益组织和作为支持方的技术厂商的精准合作和沟通。在这方面,腾讯的“数字化之歌”唱得响亮。
以技术赋能公益为典型的“天籁行动”为例。一直以来,人工耳蜗都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在嘈杂的菜市场,如果佩戴人想要捕捉某一个人的声音就非常困难,需要很好的降噪手段以及声音采集定位方法,但是硬件厂商如果想做降噪,难以突破瓶颈。而腾讯天籁AI降噪技术则可以让用户在使用腾讯会议时,不仅能够保证音视频通话中消除环境噪音,还能够在音频丢包80%的情况下实现自然流畅语音的体验。
2020年9月27日国际聋人日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联合中国聋人协会、设备厂商共同发起了“天籁行动”,免费开放腾讯会议背后的天籁AI技术,尝试解决听障、听损等社会问题。“天籁行动”从一个内部构想逐步发展成一项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公益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全国性公益活动,形成了以“技术开放”和“公益救助”的自身特色。
“天籁AI技术将人工耳蜗语音清晰度与可懂度提升了40%。”腾讯技术公益的高级总监饶瑞说道。而在今年9月25日第65个国际聋人日上,腾讯首次推出挚听(腾讯天籁inside)助听器“公益助老款”,得益于天籁自研AI算法加持,该款助听器将复杂场景下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85%,让千元级的国产助听器,也能媲美万元级进口助听器的性能。
从这个角度而言,腾讯公益已经进入了张强所说的通过科技实现公益产品和公益服务数字化的进阶阶段。只是,在为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行的“公益现象”叫好时,仍需注意到当下公益慈善数字化总体上起步不久,实践也参差不齐的普遍情况。
因此,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深入到公益组织的业务中去发掘需求、鉴别需求,做好数字化理念的科普,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联动科技企业和技术社群的力量,让他们真正了解公益组织的需求,发挥技术能力形成跨界力量依然非常重要。
面对这条任重道远的转型之路,张强直言:“数字化未必是公益事业的完整未来,但是没有数字化,公益事业未必有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