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胸行业防沉迷系统建设面临的共同难题。而人脸识别作为一项升级后的身份检测技术,在防沉迷建设中的应用,亦是一个业界和学界常谈常新的线日,由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主办南财合规科技论坛“
产业未成年人保护如何走入下半场”在线研讨会正式召开,在会上以“探讨未保边界:人脸识别的应用”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多位专家学者就人脸识别的应用与发展议题展开了讨论。在本次圆桌中,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人脸识别技术的引入切实提高了未成年人用户绕过网游防沉迷机制的门槛,但与此同时,这一技术也为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带来了相应风险。此外,在上线人脸识别技术后,企业和用户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这一技术的大范围应用是否符合“比例原则”和“最小同意原则”也有待商榷。
时间和游戏行为做出了更加严格的管控。目前,游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年2月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在2021年“830新规”落实后,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未成年游戏用户群体整体消费水平处于低位,超过86%的家长对新规的执行效果表示满意。《报告》认为,新规对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管控是“直接有效”的。
对此,北京元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智库专家孙磊在会议中指出,相比起青少年模式,国内统一的实名认证系统下的网游防沉迷很难找到漏洞:“目前我国大陆的未成年人保护技术和游戏企业落实的力度,远超欧美日韩的游戏‘发达国家’。哪怕是按照美国或者欧盟的标准,大陆企业现行标准也超出一大块。”
因此,在现行的网游防沉迷规则下,如何在游戏内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将未成年人游戏在线时间和充值金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也成了每家游戏企业建设防沉迷系统的重点方向。
尽管防沉迷机制已为未成年人设定了较高的限制,但由于缺乏家长监管,仍然存在部分未成年人用户利用家长或其他成年人信息绕过防沉迷系统,导致时间和充值限制失效。
除了常规的实名认证方式,部分游戏企业如腾讯游戏还上线了人脸识别系统,并在拦截未成年人上起到明显效果。一般来说,该系统的作用机制为:在特定时间或者特定场景中,如果系统判定用户疑似为未成年人,便会触发人脸识别认证弹窗。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知产委副主任傅钢认为,人脸信息和指纹、DNA属于同等级的个人生物特征,均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可以精准定位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这一角度出发,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确实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大网”下,仍有不少孩子冒用长辈的手机和身份证注册账号,突破身份限制,使得时段时长限制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影响防沉迷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后,在家长、监管部门的多番呼吁下,头部企业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率先进行了技术上的尝试。
但这也带来了问题的B面,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用户隐私该如何保护?因为人脸识别信息等
信息是典型的敏感个人信息,人脸识别技术在各种场景的运用都引发了人们对于隐私侵犯的担忧。此外,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成本高企,也令中小游戏企业难以负担。傅钢指出,人脸信息的另一特点在于获取难度非常低,甚至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被采集到。“与账号密码这类字符串信息不同的是,账密丢失,可以找回并更改,但生物信息一经泄露,可能会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永久的影响。”他说。
如2020年2月,美国面部识别应用服务公司Clearview AI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公司所有的客户列表、账户数量以及客户进行的相关搜索数据均遇到了未经授权的入侵。在此次事件中,超过30亿人脸数据被泄露。
“人脸识别技术固然可以穿透屏幕,直接获取操作账号的用户的个人信息,但这一做法亦打破了网络和现实的界限,确实存在着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风险。”傅钢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人脸识别技术的相关讨论议题中,成本高企始终是一个难以绕过的问题。
对此,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除了接入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需要考虑技术的使用成本问题,目前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公众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其实时常被忽略。
“在触发人脸识别认证的那一刻,不仅影响的是用户完整的游戏体验,用户最为敏感的人脸信息也一并被采集。”他认为,在人脸识别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企业在负担成本,实际上最大的成本来自于社会公众的隐形权利让渡。“因为少数家长未尽到自己的义务,向孩子透露了手机密码或自己的身份信息,把
孩子的义务转嫁给公众,让普通公众承担了额外的、不必要的生物信息被泄漏的风险。”另一方面,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管委会高级合伙人 ,言上游戏法负责人吴让军也指出,在游戏的过程中,多次反复进行人脸识别,必然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人脸识别在网游防沉迷上的应用需要坚持比例原则。在讨论人脸识别这一技术手段时,不能仅考虑未成年人的利益保护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其他用户体验,企业成本,
,隐私保护等问题。”他说。在用户权利保护这一问题上,孙磊也在研讨会中指出,在越南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于7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信息采集,不但需要监护人的同意,也需要未成年人本人的同意,这种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制度设计,切实保护了孩子的隐私权。“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就像我们作为孩子时,也无法容忍家长偷看自己的日记一样。”孙磊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