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最新地址鸭鸭一直认为“追星”这事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这些粉丝为喜欢的明星应援,重复购买专辑,就是为了冲上各大音乐软件的榜单......
但鸭鸭一直很奇怪,为什么这些音乐App,可以反复让同一个账号购买那么多次专辑呢?
一个作品用户可以无限制地重复下单购买,频率从十几次到几十万次不等。(比如一张2元的歌曲,普通用户试听后觉得很不错,于是下单购买了,但有的用户竟然连续购买几百次、几万次)
消费者在花钱购买版权后,音乐可以播放,但付费的界面仍在。页面上还根据重复购买的数量多少列出冠、亚、季军榜单,在某专辑的榜单上,一个账号最高购买了同一张专辑重复达32万次,消费达数十万元。
同一张专辑竟能重复购买数十万次,已经让鸭鸭觉得很难以置信,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这样存在诱导行为的骚操作,国内主流音乐App都有涉及!
这些音乐App,有的会在自家平台的“数字专辑”板块中,推出时下热门歌手的音乐专辑,在点击进入专辑时,会进入一个较长的H5页面,该页面不仅介绍了专辑所包含的权利,还设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诱导消费”。
而且很多音乐App,在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专辑,就能得到一些特别的福利:粉丝专属勋章、海报、电子画册、手机提示音等,而且能够进入“粉丝公会”,成为应援粉丝;当专辑达到一定的销售量,就能让支持的明星登上知名商圈和报纸的“广告板”。
有的音乐App还设有“打擂”等活动,消费者需要购买对应量的专辑,来“打擂”,胜者可获得一份独特的“战利品”。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时,界面会显示购买数量及金额,而且在不同数量的选项之下,也设有“用音乐发声”“一生陪你”等诱导性宣传语。
总而言之搞来搞去的都是套路,这些音乐App就是以明星周边、帮自家爱豆登榜为核心,吸引的也是一些粉丝消费者,诱导他们去购买更多的专辑,来达到他们平台赚钱的目的。
虽然说粉丝追星,买明星的专辑,也算的上是正常消费吧,但现在各大平台的营销策划下,追星显然“变了味儿”,粉丝从单纯地因喜欢明星的某种特质而追星,变成了“攀比性”追星。
虽然这些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费还要依靠父母,但他们会靠省吃俭用的方式来声援“爱豆”
学生党们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很容易被这种诱导营销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在网上建议可以办理高额贷款来声援“爱豆”......
最后鸭鸭想说,像音乐App这样通过诱导粉丝购买“数字专辑”,目的就是让粉丝们为自己喜爱的明星“多花钱”。
但作为粉丝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理智追星鸭!特别是一些学生党们,追星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没必要一定用“氪金”的方式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