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晨女装有网友分享的视频中,一位奶奶对着屏幕上穿着红色肚兜的AI胖娃,连续半小时应答“哎”,那专注又慈爱的模样,仿佛屏幕里的电子萌娃就是她的亲孙子。
这条视频在抖音收获了49万点赞和超36万次转发,评论区里,大家纷纷晒出自家长辈被AI萌娃深深吸引的有趣场景。
抖音上,一条“宝宝又来给奶奶送肉了”的视频,短短5秒就获得了近5.6万次点赞和超6000次转发。
视频里,一个大胖孩光着脚,单手托着一只乳猪走在泥地里,惹得奶奶们心疼不已,纷纷留言“宝贝真能干”“奶奶来接你回家”。
博主“ai笨笨”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流量机会,接连发布了71条相关视频,收获了22万粉丝。
视频里,刚学会走路的中国小孩就能打拳,人形机器人会中国功夫都比不上他们。
在博主“动物生活故事会”发布的视频中,“乖孙”抄起筷子大口嗦面,还能面不改色地怒吃辣椒油猪肘。
小红书博主“亲爱的豆姑娘”则将萌娃形象与热门IP相结合,通过AI技术生成不同场景、不同故事,让AI小孩在职场、热门电影中扮演各种角色。
该账号凭借这些创意内容,在小红书上积累了1.2万粉丝,获得9.5万赞藏。
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社交圈逐渐缩小,生活节奏变慢,有更多空闲时间寻求情感慰藉。
账号运营者通过技术打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育儿场景,电子乖孙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正好符合长辈们的期望。
“AI乖孙”走红并非个例,此前社交媒体上就曾出现过“AI猫猫”和“AI奶奶”的热潮。
如今,打造AI账号的过程已不是秘密,互联网上充斥着“教人如何做账号”的视频教程,有些创作者甚至能在2分钟内生成一个类似的视频。
不过,并非所有批量生成的“AI乖孙”都能获得爷爷奶奶们的喜爱。受欢迎的“AI乖孙”通常有以下特点:
前文提到的热门“AI乖孙”可细分为勤劳家务派、T台走秀派、电影锐评派等,通过不同设定实现内容差异化。
外貌要接地气,让热衷“云养娃”的长辈们能从中看到自己理想中“乖孙”的影子。
比如“littleclassics”在国内的表现就远不如海外平台,就是因为形象不够符合国内受众的审美。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账号虽然不直接发布AI生成的萌娃内容,但也凭借这一话题获得了不错的流量。
比如拍摄奶奶reaction的视频,以“长辈们沉迷AI视频怎么办”为主题复刻视频,不少都获得了上万点赞。
从“AI猫猫”“AI奶奶”到“AI乖孙”,每一个爆款都印证了“AI+垂直领域”的巨大潜力。
账号运营者用AI生成的恐龙可颂点赞量近100万,评论区网友们纷纷求要餐厅地址。
账号内容不仅有精致炫目的美食,文案还搭配了神奇的用餐环境,比如用户可以一边泡澡一边吃水上漂来的寿司,堪称“曲水流觞”美食版。
此前有媒体报道,“Ethos”运营者靠AI生成的虚假美食图片,将这家纯虚构的餐厅打造成了ins排名第一的网红餐厅,账号本身也在1年内积累了超11万粉丝。
由此可见,在“AI猫猫”“AI奶奶”“AI乖孙”之后,必然还会有下一个“AI+垂直领域”的爆款赛道出现。
在这个充满创意和可能性的时代,只要能触动人心,虚拟世界也能创造出真实的情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