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g奶校花9月22日下午,习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这次座谈会主要是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就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提出方向性和指导性意见。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内涵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明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持续进展,其内涵在持续地得到丰富和拓展。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后来陆续增加了教育、卫生、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等新内容,但是始终没有“文化现代化”的提法。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文化是历史沉积而来的,很难说现代的一定比古典的、传统的好。但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发展繁荣,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人们很容易高度重视经济、科技这种硬实力,而忽视了文化和软实力建设。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只是追求GDP上的快速增长,还包括让一种古老文明重新焕发青春活力,使一种文化类型恢复创造活力。
揆诸人类历史,文化有时候是经济繁荣的产物,有时候又是经济繁荣的先声和推手。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牙与发展,唐诗、宋词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个文学史上的高峰,也离不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由此而来的开放包容气度。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一是直接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二是为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观念支撑;三是文化本身正在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一环,文化产业正对国民经济产生着越来越显著的贡献。
能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似乎是一个市场问题,其实文化消费的底层结构正是价值观念,这就使文化供给有别于一般物质、技术供给。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现当代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具有更多文化属性。我们喝的饮料、看的电影、使用的科技产品,其实不是简单的消费选择,其中其实隐含着文化甚至价值观偏好。构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豪感,并非只是宏大、抽象的课题,而是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之上。
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没有强大的软实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路径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会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地进行发展,也是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内生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观念支撑,坚定文化自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点,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力量源泉。同时它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具有强大穿透力和吸引力。“以文服人”,形成一种“近悦远来”的格局,才是我们需要的文化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