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神传说10月底,“中国茅台·国之栋梁”2024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发布会暨希望学子汇报会在北京举办,
13年来,茅台累计投入超过13亿元,帮助逾25万困难学子圆梦高校,“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也成为“希望工程”品牌下,企业累计捐资最多、覆盖范围最大、受益对象最广、合作程度最深的公益品牌项目之一。基于此,茅台已三次获得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荣誉。
为什么要坚持助学?或许与茅台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关。在外界印象中,茅台镇是一个弥漫着酒香的地方。但很多人不知道,酿造茅台酒的赤水河畔一带,海拔只有400多米,环绕四周的大娄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这意味着,来自茅台镇的佳酿是冲破了群山,才享誉世界。作为茅台镇的代表企业,不仅希望用美酒展示赤水河畔的魅力,更希望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书写自己的人生。正因为此,茅台在保持营收高基数稳增长的同时,提出要像山一样,勇挑重担,帮助更多的孩子顶天立地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茅台镇与上海相隔千里,但来自茅台的温暖也送到了上海困难学子的身边。贵州茅台上海经销商与上海部分社区合作,共同为辖区困难学生家庭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贵州茅台上海经销商与街道合作,全方位关爱困难学生。在茅台的支持下,街道为困难学生精心定制了“学习包”,里面不仅有日常学习所需的文具、书籍等,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鼓励。除了物质上帮助,各方还为孩子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事,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以爱之名,守护花开;以爱相伴,助梦启航。这份朴素的温情始终流淌在茅台助学的13年间。
早在2003年至2006年间,茅台就曾出资180万元,奖励扶助困难学生入学。到了2012年,“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助学项目正式启动,茅台公益经过多次调整,实现了精准化助学,规模也增加到每年1亿元。
13年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助学项目总共帮助了超过25万学子,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把自己的故事带到发布会现场,既希望能激励更多的孩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把这份爱传递。
侗族女孩石贤是其中之一。在“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助学项目启动的第二年,她在“圆梦计划”资助下,顺利进入南京财经大学。走出大山的石贤决定将大山里的歌声带向世界。在校期间,她组织创建了“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让更多人听到侗族大歌的悠扬,也与更多年轻人一起,致力于侗族大歌的传承。
毕业后,石贤选择回到大山,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旅周边产品,并面向当地农村妇女免费开展非遗技能培训。如此一来,不仅打开了一条“扶贫+致富”的道路,还让民族文化走出大山。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众多茅台学子在自立自强的同时,还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传递温暖,让茅台的善意得以赓续,茅台的大爱得到传递。”贵州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茅台将认真做好公益助学这项崇高的事业,在大家成长的路上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责。”
在资助各地学子的过程中,茅台也在更加系统化地推进公益项目。眼下,茅台正围绕“顺天敬人、明理厚德”核心价值观,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为总IP,打造茅台公益品牌矩阵。
此次发布会上,茅台表示,全面优化升级“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在以往捐资助学的基础上,特别增加“学子一堂课”“学子公益行”“学子回家之旅”“优才计划”等4个子项目,通过强化先进榜样力量引领、组织学子参与公益实践、持续资助优秀人才等方式,激励更多学子奋发进取、成长成才。
首先,助学金奖励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奖励对象适当扩大至城市低收入家庭,城市低保边缘家庭,失智失能、进城务工等特殊困难家庭,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经济困难家庭的大一新生,帮助其解决路费、生活费等必要开支。
其次,汇聚榜样力量,开设“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学子一堂课,邀请包括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生态环保等各领域领军人物,分享他们成长成才、为国奉献的励志故事。
再次,开展丰富的公益、文化实践活动。通过与云贵川等省级青基会紧密合作,以各地高校为依托,以高校中的茅台学子为主要组成部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相关活动将建立资金支持与奖励机制。
还有,“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学子回家之旅也将开启,在旅程中,学子们将能够深刻学习与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增设“本硕博优才计划”,激励学术研发,奖励科研人才,资金适当向相关科技领域予以倾斜。
实际上,经过多年实践和坚守,公益的种子早已经在茅台人心中种下。从集团到各子公司,从茅台酒到王子酒等多个品牌,已经形成了贵州茅台公益全IP。
例如,酱香系列酒旗下各品牌相继成立了“茅台王子·明亮少年”公益基金、“贵州大曲·点滴有爱”专项基金、“汉酱·匠心传承”文物保护基金、“‘茅台1935·国之大医’伴亮星辰·好客迎宾”等五个公益品牌基金,2023年共募集近5000万元,相关项目逐步推进落地。
2023年4月成立的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更是梳理完善了茅台的公益版图,从捐资助学拓展到扶农兴农、兴办教育、扶贫济困、义赈救灾、环境保护等方面。如今,一套科学化运营的公益体系正在形成,彰显茅台的“大品牌大担当”。老龄工作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传统的公益行动往往通过“定向传播—定向募捐—定向救助”的单链条方式运作,虽然目标精准,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仅将公益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茅台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公益活动,构建“公益朋友圈”,让各行各业都能感受到茅台“重如山”的社会责任感。
统计显示,“十二五”以来,茅台已累计出资超90亿元用于公益活动。例如,茅台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在实现生态环保效益的同时,也能帮助茅台酒厂以及整个赤水河流域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茅台发动并培养农户种植高粱的习惯,既保障了原材料的发展,又帮助种植户致富。而通过公益助学,让数以十万计的学子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回报社会。数据显示,90%的“茅台学子”在校期间有参加公益志愿服务或捐款捐物活动的行为,比大学生的平均参与率60%高出27.9%。
在茅台生态中,茅台经销商同样积极主动。除了发起或参与多个公益IP项目外,很多经销商还自发在传统节日、节气中,慰问高龄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残疾人。
可以说,茅台公益不仅诠释了“授人以渔”的可持续性,更是打造了一个可持续运作、共同发展的“公益朋友圈”。
顺天敬人,明理厚德。今年,贵州茅台正式发布了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明确将社会责任纳入其中。在茅台看来,只有心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需”,尽最大力量回馈父老乡亲和社会大众、助力社会民生改善,才是企业的大担当、大作为、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