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蕾个人资料6月19日,中山日报社发布《中山日报媒体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报告分为11个部分(前言、政治责任、阵地建设责任、服务责任、人文关怀责任、文化责任、安全责任、道德责任、保障权益责任、合法经营责任、后记),涉及丰富的案例资料,全文6900字,共16张图片和表格。
《中山日报》是中山市委机关报,1992年8月28日创刊,原名《中山报》,1996年1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中山日报》。报纸周一至周五每天出版8个版,周六、周日出版4个版,天天全彩印刷。目前,报社拥有“报网刊端微抖号”(中山日报、香山少年报、中山网、中山画刊、中山+客户端、视频号、抖音号,政务、新闻、生活服务三大类微信微博小程序平台),全媒体平台和渠道的总用户(粉丝数)超过1000万。
一直以来,中山日报社秉承“权威、深度、公信”的办报、办网、办新媒体的理念,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高举旗帜、引领导向,以传递正能量为己任,突出思想性和深度报道,突出服务性和为民情怀,做党的声音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为民服务的践行者;积极发挥市委机关报的功能,讲述好中山故事、传播好中山声音,为建设“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实现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23年,中山日报社有9件作品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为《中山日报》复刊以来获广东新闻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次。
此外,在2023年副省级和地级市百家党报报纸出版质量测评活动中,中山日报获全国第二名;《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暨海外传播中心》案例在中国报业技术年会上荣获“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创新’案例奖”。2023年,中山日报社共获国家、省级新闻奖项50多个,为历年之最。
2023年,中山日报社全媒体平台每月坚持在《中山日报》、中山+、中山网头版首屏首页头条显著位置,持续做好习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的宣传报道,及时刊发或转载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全年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专栏,还开设“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专栏专题,全力做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宣传报道。2023年,中山日报社共推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传内容3800多条(篇),总点击量突破7000万。
2023年,中山日报社加大深度、焦点、系列报道的策划力度,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工作安排,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强镇兴村“1388”行动等重要工作,精心策划完成了全国和省“两会”、市委全会、全市“两会”、 7330全球招商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中山企业家日、《穿越深中通道》全媒体系列报道、“粤黔协作 山水相连”专栏,加大报道力度,形成每场大会“头版+焦点+评论”报道模式,同时运用图文、视频、条漫、动画、图解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取得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在新闻工作中,践行“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精神,切实服务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3年6月,中山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和编辑,开展“问计”中山高质量发展深调研全国行,6个采访团奔赴深圳、佛山、合肥、苏州、上海、南昌、咸宁等城市,探索中山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山之路”,借他山之石思考中山产业集群如何做优做强。2023年8月,重点策划“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全国行”系列报道。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骨干记者组成5个调研采访组,分赴粤东、粤西,以及浙江、重庆、成都、福建等地,以蹲点、深调研的方式进行采访,为中山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和参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山日报社进一步明确移动优先战略,形成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新格局。2023年,中山+APP共发稿2万余篇,中山日报微信公众号发稿 2000余条,中山日报视频号、抖音号发稿近2000条,一批融媒精品被央媒选用。中山日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0万+稿件10余条;中山日报视频号、抖音号阅读量百万+稿件10余条,阅读量50万+稿件21条。
中山日报社十分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做好批评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立足依法、准确、建设性、科学的监督,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剖析,推动改进工作、解决问题。
2023年,中山日报社坚持问题导向,策划推出“文明中山 你我共建”“美丽中山在行动”“建设文明家庭 传承良好家风”“创文曝光台”等专栏,重点整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环境脏乱差、日常管理漏洞顽疾。同时,围绕交通秩序、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文明餐桌、文明出行、垃圾分类等民生热点,深入分析中山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深层次问题,向广大市民群众、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和建议,并将其中的金点子、锦囊妙计在中山日报客户端、中山网等平台上推出,为市委、市政府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中山日报社以新平台拓宽“朋友圈”。2023年,完成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暨海外传播中心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建成全省首个地市级国际传播中心。12月,海外传播中心配合中国外文局,开展“感知活力中山”以及6集友城系列片发布两项重大国际性活动。海外传播中心还与夏威夷中文台、CGTN的大湾区之声、秘鲁商报、澳洲新报等海外华文媒体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与互动。
融媒精品圈粉吸睛。一年来,中山日报社共推荐近100件作品到国家、省级以及海外媒体平台,多条短视频点击量超百万。
2023年,中山日报社坚持建设一体化的“3+N”全媒体传播矩阵(“3”是传统媒体《中山日报》《香山少年报》和《中山画刊》,“N”分别是数字报、中山网、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户外LED电子屏、公交联播平台等),做强客户端、做活微矩阵、做优网站。内容传播上,极大突破了传统报纸发行的时空局限,每天有20多个平台和渠道24小时滚动发布新闻、信息等内容,实现新闻资源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中山日报社的传播力从原来传统报纸日均发行8万份,到如今通过全媒体矩阵提升至覆盖受众近千万人次,日均点击量80多万人次。
中山日报社有效发挥融媒体功能,逐渐形成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新格局,在聚焦主题主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事件、民生服务上,占据舆论高地,形成宣传强势。
中山日报社运营中山日报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为了适应移动优先的需要,中山日报全新升级“中山+”客户端。中山网运营网站及微博、微信公众号,还代运营中山市人大等部门政务微博、微信共56个。
2023年“中山+”客户端进行迭代更新24次,从 7.0.8 版本迭代至 8.0.12.0 版本,基本保持每月更新2次的频次。目前,“中山+”客户端初步形成新闻资讯、问政帮办、话题社区、积分福利四大核心功能,逐步接近国内优秀新闻客户端的水平。同时,采取“内容+技术+运营”模式,通过开发“快反型小平台”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搭建阶段性的高频服务产品,有效破解了技术不足等困局,大大提升“新闻+服务”效能。
2023年,中山日报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报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民生新闻报道,切实履行服务责任。《中山日报》专门开设“记者帮办”“健康城市”等专栏专版,为市民排忧解难。
“记者帮办”暖民心。2023年,中山+“记者帮办”平台收到全市帮办线多个微心愿,平台访问量超过229万人次。
直通“12345”聚民智。中山日报社和市政数局、市12345投诉举报平台管理中心共同打造的中山+“直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2023年12月初正式上线热线全新受理渠道。中山+“直通12345”平台为公众提供政务咨询、民生诉求、政民互动、投诉举报、效能监察等公共服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受理诉求量1811件。
《中山日报》还提供各类生活资讯服务,及时在版面上提前发布道路交通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指引,及时在全媒体平台提醒市民注意绕行。同时,及时报道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多从服务读者的角度贴近市民进行解读,让读者了解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
2023年,中山日报社在《中山日报》刊登公益广告365次 102个彩色整版,内容包括反诈骗、扫黄打非、征兵、关爱未成年人、讲文明树新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卫生城市宣传等。
除刊登公益广告、开展公益宣传报道外,中山日报社还主动承担主流媒体社会责任,陆续开发“中山工改通”“中山招考通云平台”“稻田音乐会云平台”“防御台风‘苏拉’服务平台”等多个服务平台。
2023年,中山日报社还承接执行了50多场次的公益活动,吸引100多万人次群众参与其中。
每年6月30日为“广东扶贫济困日”。为做好2023年扶贫报道,中山日报社继续开设“山水相连 东西协作”“心手相牵 高原筑梦”等专栏专题,全媒体形式报道中山参与潮州、六盘水、西藏扶贫的亮点,共计刊发报道近100篇,总点击量200多万。
中山日报社深入履行新闻“四力”要求,写出一大批“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精品力作;关注全社会扶助善举,不断加大对见义勇为、拾金不昧、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等凡人善举的挖掘和报道力度。
中山日报社还与民众街道裕安村、多宝社区、新平四村、浪网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023年,对裕安村、浪网村生产的农产品进行“量身打造”,同步进行线上新媒体特色宣传,帮助果农拓宽销路,切实为当地农民提高收入;联合出版公司,向多宝社区党群服务站捐赠书籍300多本,发动干部职工向新平四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500余本,进一步丰富村、社区书籍资源,活跃社区文化氛围,以实际行动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23年,中山日报全媒体平台推出“中山榜样”“中山好人”融媒体产品206个(篇),总阅读量近700万。
在普及和传承文化方面,中山日报社一直秉承党媒责任,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充分报道文化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精髓,让更多群众接受文化的熏陶,以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3年,中山日报社还对举办的文体活动予以关注,重点报道了南国书香节中山书展,并承办“2023年香山美食文化节推广活动”。持续承办中山市运动会(第九届)、“中山最具社会责任传媒大奖”“中山金色大地音乐会之左步稻田音乐会” “国防军事夏令营”等品牌活动。
中山日报社围绕推进“文化兴城”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专题策划、系列报道、深度报道等形式,积极开展“文化兴城”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共计刊发、推送此类报道超1000篇,全媒体平台浏览点击总量近2000万。
2023年,中山日报社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的报道力度,重点宣传企业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生产经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同时加大科技先进人物的报道力度。
落实安全出版印刷岗位责任,严格执行稿件、版面审校编辑流程和“三审三校”制度,以及中山日报印刷流程及质量标准控制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和安全出版防范措施。围绕采编出版平台建设强化安全出版保障,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宣传进行严格审查。全年实现出版、生产安全零事故。
2023年中山日报社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全面提高全体采编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守职业道德,勇当先锋,做好表率,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习重要讲线字”方针和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办报、办网、办新媒体。采编人员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刊播没有可靠信源和未经查实的稿件。
中山日报社对所有采编人员均安排参加新闻采编资格证培训,培训合格后第一时间申请记者证,不向非采编岗位人员和兼职撰稿人员发放记者证。2023年,中山日报社全体采编人员无一人发生违反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情况。
中山日报社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及内部的相关规定。对于新聘用人员,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中山日报社按时定额给人员购买“五险一金”,薪酬按时发放,鼓励员工带薪休假,保证全员健康体检,充分保障员工各项福利待遇。报社还组织职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健步走等),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中山日报社通过常态化采编培训,着力增强“四个意识”,提升采编业务能力及融媒体业务能力。积极做好媒体融合专题培训,尤其是对报社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思想观念、传播技术等一系列教育和培训,为市属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做好准备。
中山日报社严格规范记者证使用管理,切实履行新闻记者证的申请、发放、使用和管理责任,及时收回离职离岗人员新闻记者证并按要求办理注销手续。
2023年,中山日报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开展经营活动。以活动带动经营创收,通过活动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为报社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山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经营公司,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严谨对待所承接的广告业务。刊前认真筛查广告,如有敏感词、绝对性用语、表述不清晰的广告一律不予刊登。落实好《广告法》规定的广告内容准则、广告活动规范,不断加强广告监督管理、促进广告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山网经营严格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按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载明的内容,从事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
2023年,中山日报社严格执行采编与经营分开要求,自觉遵守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严格分开规定,杜绝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严格执行《中山日报社严禁新闻从业人员利用采访违规收受红包及礼品礼金的规定》,明确规定报社所有采编人员,必须认真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采访活动中,所有员工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写有偿新闻、吃拿卡要等违反职业道德的作为。
中山日报社非常重视违法广告的监察与把关,制定严格的广告监察刊登流程。商业广告如出现绝对性用语、广告描述不清晰、未明确注明为广告误导消费者等情况立即反馈,不符合修改要求坚决不予刊登。专题专刊如有问题则对其作撤稿处理。
中山日报社针对2022年度存在的不足,认真总结,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2023年,报社结合新闻战线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持续一年的作风整顿活动,解决报社人员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问题,使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重要节点、重点时段及重大新闻报道中,对标上级党报党刊网站,加强策划,进一步提升采编质量。
1.中山日报社在人才储备上还有很大空缺,仍急需懂经营、善管理、熟悉资金运作和熟稔媒体融合的人才,无论是内部培养、发掘还是外部引进,都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中山日报社在媒体融合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技术手段的制约等问题,导致融合发展的进度依然比较缓慢。
中山日报社将把落实好习关于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的要求与报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锤炼严实的过硬作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提高采编队伍专业素养,不断增强采编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扛起中山报人在中山高质量发展中应有的担当。
中山日报社将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要求,高效整合采编资源,进一步优化新闻生产的体制机制,通过融媒体建设,打造“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平台融合”的全新模式,发挥统一管理、集中指挥、高效协调、采编联调、信息融通等功效,实现采编流程的全面转型,推动媒体业务向全媒体汇聚、全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新型媒体融合生产格局转变,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