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业界已本框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也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教材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设计,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分享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的能力,对服务社会的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以课业压力大等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很遥远的事情,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基于以上情况,围绕“为什么服务社会”、“怎样服务社会”,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
1.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愿意自觉承担责任,努力学习,培养亲社会行为。 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把握知识内涵,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3.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4.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课前布置前置自学任务:搜集曾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并简单书写活动经过,记录自己的活动感受,完成“前置自学:实践体验”表格的填写。
设计意图:我校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曾组织学生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自发自觉的参与过服务社会的活动。学生通过结合亲身经历,体验感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同时,意识到服务社会的活动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服务奉献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你是否认识这一标识,结合图片内容,能简单说一说它所蕴含的意义吗?
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个字母V,红色。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白色。
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线;的志愿者主题,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标识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初步了解学生对于“服务社会”问题的理解情况,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课前了解情况组织活动。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学生分享,同时继续出示学生曾经参加过或见到过的实践活动照片,加深学生体验感悟。
教师点拨:这些活动都是对社会有益的活动,都是社会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益。公益并不是多么伟大的词汇,当我们选择随意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这是在做公益;当我们选择在公共场所保持随时随地的安静,这是在做公益;当我们每天读报,每天为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深深地祈祷,这是做公益。可见,只要我们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都是在做公益,都是在服务社会。通过我们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亲自去感知、体验和领悟知识。
结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以及前置自学作业,与小组同学分享你参加公益活动的感悟。
结合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归纳总结为什么服务社会?并注意做好知识的延伸。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服务社会的益处,全面理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服务社会既能体现人生价值又能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从而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树立践行服务社会的决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培养“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
同时,本框内容着重阐述的是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但是服务社会的过程也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引入图片,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服务社会的意义,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3.奉献社会我践行 活动三:榜样引领促实践 (1)学生榜样作表率
表,走上讲台与班级同学分享自身参与过的社会公益活动,并谈一谈活动感悟。设计意图:通过身边同学分享社会公益活动经历,使学生感受到服务和奉献社会并非是我们遥不可及的梦想。例如捡拾垃圾、走进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活动。而学校也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来。
引入秦皇岛“时代先锋” 一生要做10万件好事的沈汝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启发学生思考。
沈汝波是海港区先茂里小区居民,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退伍老兵。他为居民、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按摩、理发;扫楼道、擦楼梯扶手;免费修自行车;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清扫街道、义诊、法律咨询等一系列学雷锋活动。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多年来,沈汝波默默地把温暖带给身边每个人,居民们都称他是“活雷锋”思考: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调动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校也重视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上播放我校组织过的社会实践活动照片以及学生完成的实践活动记录,并在播放过程中搭配《爱的奉献》做为背景音乐,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相互配合,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到服务社会活动的丰富多彩。通过以上大量的实践活动资料,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适时引发学生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还应做到哪些?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分析得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引用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事迹——秦玥飞为美国耶鲁大学研习经济与政治留学生,2011年,秦玥飞毕业后,选择放弃优厚薪资,报考村官。至此,他与衡阳衡山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带领村民致富的脚步一刻不停 。
设计意图:通过引用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价值,辩证的看待学习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改变“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的错误认识。同时,学生归纳总结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播放《魅力秦皇岛》和《创城成功的新闻》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观看后的感受,激发学生作为秦皇岛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为美好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更形象的感受到服务社会对于美丽家乡建设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无数秦皇岛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服务和奉献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微公益活动虽小,却意义重大。请试着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提示:策划方案包括活动名称、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细则、活动总结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制订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热情,引导学生通过微公益的方式参与到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行列中。
教师点拨:服务和奉献社会不在于年龄大小、时间早晚、精力投入多少,而在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和实际行动,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吧,这样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